「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八月《和平》


聖依納爵默想法
第二部分----祈禱練習




練習十二:提庇黎雅湖畔的顯現 (若21:1-14)

設定地點: 黎明時分的提庇黎雅湖畔;滿載門徒回憶的地方:耶穌曾在這裏宣講、步行水面、平息風浪。

耶穌進入我們的歷史(1-3節)

觀看人物:

五個人,各具性格,各有其或多或少與耶穌一起走過的光輝日子。回想這一切。當中還有兩個不知名的門徒:這裏留了空間,讓我加入耶穌與我的個人歷史。

這七人就是教會。看他們怎樣一起生活,休戚與共。一時間,耶穌似乎已經離開了他們,但耶穌的離開,仍把他們維繫。

復活的基督轉化生命(4-8節)

看:已經到了早晨,耶穌站在岸上……。祂站在海與陸地之間,黑暗與光明之間,因為祂已經穿越死亡,復活了,是有生命的,是同一位但也是另一個。那是黎明時分,視野模糊,像信德矇上了陰影;看是看,但我看不見;知是知,但我不明瞭。

此刻,我經驗到天主的甚麼?

耶穌要幫助門徒,透過相信祂的話,藉著分吃祂的餅,跨越模糊不清。

聽:孩子們,你們有些魚吃嗎?……沒有……。天主向我們求問祂要豐厚地賞賜的(參耶穌向撒瑪黎雅婦人求水喝及增餅的奇蹟)。

真正貧乏及當門徒能夠明認自己的不足,就是做好準備,去接受基督要恩賜的一切,那最不尋常的厚禮 ── 祂的死亡。

向船右邊網撒,就會捕到。我會否相信祂?我欠缺甚麼?天主建議我在今天具體地做些甚麼(即使是一個很微少的動作)?將要尋獲的,是我。這收獲實際上是甚麼?就只限於魚嗎?

是主!目標已很明顯,若望懂得識別。我與主的關係是怎樣的?我怎樣經驗到這關係?我可將兩者串連嗎?

從我個人的歷史及教會的歷史,認出死而復活的耶穌的歷史,認出這是祂締結的美果的一部分。

看今日的我、昔日的我,曾經歷了那些看似結不出果實的情況?我見證過甚麼得勝死亡、顯示復活,因而激發我感恩,呼喊「是主!」的生活實例?

門徒怎樣做:他們有的(包括若望)留在船上;伯多祿一聽到那個門徒說是主,便縱身跳入海裏。一切為他都不再重要了,他只顧游到彼岸,與主重逢。岸,成了是生活的基督的所在地。伯多祿束上外衣,跳入海裏,猶領聖洗聖事 ── 洗淨了,穿上了。

預示教會的逾越(9-14節)

男男女女的漁人的漁夫怎樣召集人到天主的國。人雖多,網卻沒有破,仍舊團結合一。網已放到我們手中,我們是漁夫,但也同時是魚 ── 賴天主的憐憫而復元,仿如被捕回來的魚。

炭火上有魚和餅。

耶穌對我們說:把你們剛才所打得的魚拿一些來……來吃早飯罷!

沒有基督,門徒甚麼也不能作;然而沒有門徒,工作也不能完成。在耶穌要賜給他們的餅中結合,天國的工程遂成了他們的食糧。

從提庇黎雅湖畔的「野火會」,看耶穌的可親可即,再看慶祝的奧秘:復活的基督真實地臨在於祂的教會。

品嘗回味這頓早飯,是復活的基督親自給祂的朋友預備的。基督的體血於我的生命,發揮著甚麼作用?我當帶同甚麼在感恩祭中奉獻,好讓基督給我賜下食糧?

門徒中沒有人敢問祂:「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縱使祂的臨在引發問題,但都無須發問了,因為門徒的生命正與祂的生命相連。

耶穌遂上前拿起餅來,遞給他們;也同樣拿起魚來,遞給他們。走向祂吧!祂已站在岸上,等著我們。

【練習十二全文完】



鳴謝與預告
親愛的讀者:

  一連二十三期載於特稿篇幅的「聖依納爵默想法」,迄今圓滿結束。期間,我們收到讀者來函索取部分內容,以茲齊集;又有靈修導師取用為帶團體避靜及到中國大陸講學的材料。《和平》仝人埋首工作,無非想藉點滴勤勞,助人走近天主。這心願得到回響與受落,實在令我們十分鼓舞!謹此向認同我們的工作,支持我們的兄弟姊妹致謝!我們現打算將二十三期的「聖依納爵默想法」內容輯錄為一單行本,希望能藉此幫助更多人具體掌握到一個簡易的方法,照著祈禱,以體味祈禱的甘飴,增進與天主的關係,明認祂是愛。

由下期開始,我們會連載另一本書的翻譯內容:

  • 書名:眾裏尋祂 / Finding God in All Things
  • 作者:耶穌會士 Brian Grogan

謹讓我們一起祈求天主祝福,使無論潛心出版的或閱讀的,都能在祂內成長,都能成功地在眾裏尋找到祂,親近祂。

願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和平》出版組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