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零七年 八月《和平》


祈禱與服務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願所有正經歷內在的困難與考驗的人,能在基督內找到光明與支援,引領他們發現真正的快樂。

親愛的青年人:

很高興在科隆萊茵河畔和大家見面!你們步武賢士們的芳躅,像朝聖者一樣,由德國、歐洲及世界各地來到這裏。跟隨賢士們的路線,你們和他們一樣都是想尋找耶穌的人,都一樣是為著個人及與他人一起默觀馬槽的聖嬰所彰顯的天主面容而開展了這個旅程。

像你們一樣,我已起程,和你們一起跪在聖體面前,以信德的眼光,在白色的麵餅見到世界救主的真實臨在。讓我們一同繼續默想這次普世青年節的主題:「我們特來朝拜祂」(瑪2:2)。

親愛的青年人,我實在非常高興歡迎你們。你們由或遠或近的地方來到,走過世界的大街小巷及人生路途。我特別向像賢士般由東方而來的青年問好。很多兄弟姊妹仍未能意識到他們在等的,是在他們的天空出現,引領他們到萬民之光、基督面前的星。在基督內,他們要找到內心深切期望的圓滿答覆。你們是他們的代表。

我特別致候那些尚未領洗或未認識基督,未加入教會的青年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特別邀請你們來參與這次聚會,我感謝你們作出了來科隆的決定。

也許你們有些人會套用伊迪特.施坦的說話,來形容自己的青春期。後來入了科隆迦爾默羅聖衣會的伊迪特‧施坦曾經這樣形容自己:「我故意丟掉祈禱的習慣」。在這幾天裏,當你們在祈禱中與我們知道深愛著我們,而我們又願意還愛給祂的天主交談時,你們會再一次被祈禱的經驗所感動。

我籲請大家:向天主大大打開你們的心吧!讓基督給你們帶來驚喜!讓祂在這幾天裏也有「言論自由」!將你們的自由之門向祂憐憫的慈愛打開吧!將你們的喜樂和憂傷跟基督分享吧!讓祂的光啟發你們的思想,讓祂的恩寵觸動你們的心窩。

在滿載祝福、分享和喜樂的這幾天裏,願你們在天主給世界普施慈愛的教會中,經驗到釋放的自由。在教會內,並透過教會你們會遇上一直在等你們的基督。

今天,我到科隆和你們一起舉行第二十屆世界青年節,很自然地,也滿懷感激地,我想起了深受眾人愛戴的天主之僕、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他按感召提出將全球的青年召集,一起為人類的唯一救主、基督舉行慶祝。多得教宗在這二十多年裏與青年人的深入對話,使很多青年人都能將信仰深化,更團結起來,更熱愛基督救世的喜訊,並渴望將這喜訊廣傳。這位偉大的教宗明白現代青年面對的挑戰,並信任他們,激勵他們以大無畏的精神作福音的使者,勇敢地締造真理、愛與和平的文化。

今天,我要繼承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留給我們的寶貴屬靈遺產。他愛你們----你們知道,並懷著充滿朝氣的熱誠來回報他的愛。現在,我們要一起實踐他的教導。正因如此,我們都成了隨著東方賢士腳步的朝聖者,來到科隆這裏來。

根據傳統,賢士們的希臘文名字是梅爾基奧(Melchior)、加斯柏(Gaspar)和巴塔薩(Balthasar)。瑪竇在他的福音中告訴我們,賢士們心裏焦灼:「才誕生的猶太人君王在哪裏?」(瑪2:2)。為了尋找這位新生王,他們由遠方出發往耶路撒冷。他們的焦灼渴慕使他們排除萬難,不怕犧牲,不氣餒,不向誘惑低頭而折返。現在他們已接近目標,心裏的問題仍是這一個。

我們的表達方式也許與東方賢士的不同,但我們也是因為心中焦灼地問著與他們同一的問題而來到科隆這裏。

的確,我們在今天已不再在尋找一位君王,我們關心世界的狀況,我們在問:「我可從哪裏找到生活的準則?甚麼是負責任地去合作建造現在與未來世界的尺度?我可依賴誰?我可將自己交託給誰?能回應並滿足我心中最深切的渴望的那一位在哪裏?」

我們這樣問就證明我們的旅程尚未完結,直至我們找到有能力建立普世正義與和平國度的那一位。我們都渴望這個王國,但都不能單靠己力去建立。我們這樣問也說明我們在找不會欺騙別人,也不會受別人欺騙的那一位。祂恆常穩固,使我們的生命不但有了目標,且在有需要時不惜為此捨棄性命。

親愛的朋友們,面對人生問題,我們必須作選擇,就猶如置身十字路口:我們應走哪個方向?走由情感主導的方向,抑或走照耀我們良心的那顆星所提示的方向?

賢士們得悉這個方向:「在猶大的白冷,因為先知曾這樣記載」(瑪2:5)。在這話的啟示下,他們決定一往直前,由耶路撒冷朝白冷出發。換句話說,他們由聽到指示他們去找他們想找的猶太人君王開始,便鍥而不捨,直到他們遇到那位君王,那位同時又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的君王。

那些話同樣是對我們說的。我們一樣要選擇。假以思索,便會發現這正是感恩祭的經驗。因為每台彌撒的聖道禮,準備我們參與十字架及基督復活的奧蹟,在準備我們分享聖餐,與基督結合。在祭台上的那一位,就是賢士們看見躺在馬槽的基督----由天降下,為賜給世人生命的生命之糧、為救贖人類而犧牲自己性命的真正羔羊。

「白冷」意謂「麵包之家」,這名字啟發我們----常能在這個家中與偉大不可思議,將自己謙抑誕生在馬槽,將自己供在祭台作食糧,的天主相遇。

我們可以想像賢士們在那裹著襁褓的聖嬰面前所經驗到的敬畏驚懼。是信德使他們能從嬰孩的臉上認出他們一直在找的君王、認出那顆星一直引領他們去覲見的天主。在祂內,沒有有限與無限之分,沒有看得見與看不見之別,永恆進入了時間,偉大的奧蹟在一個弱小的嬰孩身上成了是可知的。「賢士們驚訝不止,因為他們看到:天在地而地在天;人在天主內而天主在人內;他們看到連整個世界都載不下的那位竟住在一個弱小的身軀裏」(金口聖伯多祿)。

在「聖體年」的這些日子,我們懷著同一份敬畏驚歎,走近臨於聖體櫃的慈悲、臨於祭台聖事的基督。

親愛的青年人,你們在尋找並有權利享受的喜樂,有一個名字和一幅面容:那就是隱藏在聖體內的納匝肋人耶穌。只有祂能使人活得圓滿!偕同瑪利亞一起向天主說你自己的:「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因為祂希望將自己賜給你。

今天,我重複我在就職教宗時說過的:「如果我們讓基督進入我們的生命,我們不會失去甚麼,不會,絕對不會失去任何使我們的生命變得自由、美麗和偉大的東西!只有在這友誼中,生命之門才會敞開;只有在這友誼中,人才能顯露真正存在的偉大潛能;只有在這友誼中,我們才能體驗美麗和自由」(教宗本篤十六世2005年4月24日就職講道)。請你們完全相信:基督不會由你奪去任何美好和偉大的東西,只是會為著天主的光榮、男女的幸福、世界的得救,將一切臻於圓滿。

我鼓勵你們在這幾天裏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出來侍奉基督。與耶穌基督相遇,就是經驗到祂活生生的、賜予生命的臨在,這會使你們的心充滿喜樂,並能在人前為祂作見證。願大家在這城市的出現,成為福音及福傳的首個記號。謝謝大家透過行動和喜樂所作的見證。

讓我們一同以一首讚美和感謝天父的詩歌,向天父高舉我們的心,感謝祂恩賜的種種恩惠,感謝祂讓我們在歐洲這心臟地帶欣慶祂賜給我們的信德,並將這信德向世界宣示。世紀以來,歐洲虧負了福音,沒好好地為福音作證。

現在我以朝聖者的身分去科隆的主教座堂參拜保存在那裏的賢士遺骸。他們不顧一切,只顧追隨那顆引領他們覲見人類救主的星。親愛的青年們,你們已經有或將會有這個朝聖機會。

這些遺物給我們顯示這些人的貧窮和脆弱,及他們在世紀以前的經歷。這些遺物引領我們走向天主本身:是祂,以祂的恩寵扶助軟弱的人,使他們有勇氣在世界面前為祂作證。

教會邀請我們敬重殉道者和聖人的遺骸,顯示教會沒有忘記這些畢竟是有死的人的骨頭。然而,卻屬於被天主的德能所觸碰過的人。聖人們的遺物留下那真實而不可見的天主臨在的痕?;光照著世界的黑暗,在我們中間將天國顯露。這些骨頭和我們一起,並為我們呼喊:「主耶穌,祢來吧!」(默22:20)。

親愛的朋友們,我以這話作結,並邀請你們參加週六的守夜祈禱。到時再見吧!

本篤十六世
在科隆致候參加第二十屆世青節的青年
二零零五年八月十八日



個人和團體反省
  1. 哪裏有真正的快樂?


  2. 信主能帶來這種快樂嗎?


  3. 受苦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種快樂嗎?






意向二

福傳意向: 願中國的教會能為日益增強的內在凝聚力作證,並彰顯她與伯多祿的後繼者有效且可見的共融。

親愛和可敬的會議主教們,我們一起在重振對聖體的熱愛氣氛下,共處了三週。現在我想偕同大家一起以整個主教團之名義,致候中國教會的主教兄弟。他們的代表不能出席會議,我們深感遺憾。不管如何,我想跟中國所有主教說:在祈禱中,我們同他們,及他們的司鐸和教友都非常親近。他們牧養的子民的慘痛旅程都一一烙印在我們的心中:這旅程不會一直沒結果的,因為都在光榮天父,是逾越奧蹟的一部分。

主教會議所做的工作,幫助我們更明白由起初便賜予教會的逾越奧蹟。默觀聖體一定能重振教會所有成員,首先是司鐸,以至聖體服務員,及信眾的信仰。司鐸的獨身生活,是天主恩賜的殊恩,象徵著司鐸與天主及鄰人不可分割的愛。這愛建基於我們慶祝和朝拜的聖體奧蹟。

聖體靈修同樣要成為平信徒每項活動的原動力;在給普世傳揚基督徒精神的使命上,平信徒的信仰與生活不能存在矛盾。

在聖體年結束時,我們怎能不感謝天主在這年裏賜給教會的許多恩寵?我們又怎能不一再回應親愛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邀請:「由基督重新開始」?

我們像厄瑪烏二徒,他們的心被復活了的那位的說話熾熱了,並因為祂活生生的臨在而獲得光照,在擘餅時,認出祂,遂急速返回耶路撒冷成為復活基督的傳訊者。我們都要重新踏上這條路,重振我們的熱望:見證給世界帶來希望的愛的奧蹟。

本篤十六世
結束第十一屆主教會議大會及聖體年的講道
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