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 四月《和平》
|

耶穌會士嘉理陵著 ‧ 耶穌會士郭春慶譯
前言
梵二恢復我們對聖經的欣賞,並把聖經用作天主聖言,梵二把聖經宣稱為「神聖神學的靈魂」(《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第六章24;《司鐸之培養法令》第五章16)。梵二對靈修亦作出類似的宣佈。
本書嘗試閱讀聖保祿的書信之一,按理這是最富靈修色彩的一封,並嘗試超越書信論及的教義、爭辯及訓導,發現保祿在散發的活潑靈修,並以此探討建基於天主聖言的基督徒靈修。這書並非保祿全部寫作的詳盡研究,只是致斐理伯人這一封。一九七八年我首次以斐理伯書作修女更新培育之用。這期間的若干年裏,我曾和一些朋友分享我的筆記大綱原稿,而他們認為資料有幫助。我亦不時再用資料,而我的聆聽者再次覺得有用。
我在書中幾個地方,沒有涉及具爭議性的學術論題,因為和手頭工作無關。我的目標不是寫斐理伯書的學術詮釋,而是抽出靈修訓導,好使我們能被保祿啟發,並偕同他祈禱。
這不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書,卻是一篇聖經靈修的文章,更具體地說是保祿靈修:藉默想去反省保祿致斐理伯人的文字,可能對我們要講的有益話語。故此末頁祇有幾個縮寫及參考書目。不過,我曾在多處參閱學術作品,並盡可能按照希臘原文,雖然耶路撒冷聖經譯本是我的工具書。熟悉羅烈根神父(Bernard Lonergan,S.J.)著作(尤其Insight和Method in Theology)的讀者會在某些思想及術語中發現他的影響。我更直接地提及聖依納爵的《神操》。
感謝許雅雯女士首先把我的稿件作文書處理,加快工作進度。特別多謝陳德康女士精細校對文稿。本書謹獻給香港基督生活團各位團員,聊表謝意,願他們從中得到幫助,亦願與所有覺得本書有助益的人分享。
1 語文:受啟發及啟發的
原文 1:1-2
|
1:1
|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祿和弟茂德,致書給斐理 伯的眾位在基督耶穌內的聖徒、主教及執事: |
1:2 |
願恩寵與平安由天主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賜 與你們。 |
我們可能很少注意保祿書信的開頭語,畢竟我們會覺得它們只是作者的自我介紹和收信者的名字。不過,這未免是誤解:開頭語包含很多神學,有待我們去洞察當中的靈修;事實上,這些文字本身,就是被天主啟發及正在啟發我們的天主話語的一部分。我們暫時看第一節,到下一章再看第二節。為將注意力集中,我們把要細看的文字加深色,並用框框起來。
1:1
|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祿和弟茂德,致書給斐理 伯的眾位在基督耶穌內的聖徒、主教及執事: |
一封很久以前的信,由保祿及弟茂德,兩位我們不大認識的早期基督徒,寫給一群基督徒,幾乎無名的「聖徒」,「天主的聖者」,一個早期的基督徒團體在名叫斐理伯的希臘城內,一個遠離我們生活世界的城市。收信人是斐理伯的天主子民,他們沒有個別名稱,但確是有組織,連同「主教及執事」的團體,所以整封信提及團體、共融、合一及有關的論題。
此時此地,這封信究竟要對我說什麼呢?在我努力回應基督對我的個人召喚時,這封信跟我及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呢?這信或任何聖經作品有什麼恆久的價值?它的神聖品質在哪裏?它對我們任何人,對活於廿一世紀,跟保祿、弟茂德及斐理伯世界的無名「聖徒」,截然不同的時空的人,要講什麼?這些或類似的問題並非出於懷疑,卻是促進我們反省的工具。
收信人是「在斐理伯」,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基督耶穌內」,而這奧秘的事實使他們成為天主的聖徒。這事實亦答覆了這信和我們靈修生活有相關的問題。
讓我們慢慢反省這些問題和「在基督耶穌內」所包含的核心答案。開始時,讓我們祈求恩寵:開放心靈去聆聽。願我們能聽到上主今天藉著保祿及弟茂德的話語,要對我們團體或個人要說的祂的話。「凡經上所寫的,都是為教訓我們而寫的,為叫我們因著經典上所教訓的忍耐和安慰,獲得希望」(羅15:4)。
保祿重申這項對以色列盟約所訂的原則:「我們既有這些恩許」(格後7:1)。雖然他正論及格後6:16-18所列的具體恩許,他會毫無疑問地應用原則於所有恩許,因為它們在基督內實現。保祿把格林多的外教人,連同以色列及自己,算為恩許的受益人。故此,保祿親自給我們從聖經中獲取堅忍及鼓勵、成聖及安慰的原則。讓我們將保祿說的「經典上所教訓的忍耐」,理解為「培育」,並體會天主聖言給我們提供的,就是最好的靈修培育。
(待續)
|
© Copyright Shalom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