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聖依納爵教導我們,每當心靈感到乾枯時,就應回憶以往曾經嘗過的神慰,好從中得力並滿有勇氣去面對各種困難考驗。同樣地,米該亞先知在面對亡國之痛時,懇求天主垂憐,再給以色列開恩。米該亞先知能夠滿懷依恃之心向天主祈禱,因為出谷的經驗永遠提醒他們:「天主不堅持憤怒於永遠,反而喜愛仁慈」,天主富於慈愛寬宥,永遠喜歡將人解放。 
自傅天娜修女封聖之後,教會開始盛行對耶穌的慈悲敬禮;敬禮慈悲的耶穌,儼如一種新興禮儀。當然,任何真正的敬禮都一定有聖經的依據及合乎啟示的傳統。整部舊約聖經都在申述天主的慈悲;耶穌的教導亦瀰漫著天主的慈悲。耶穌所講的浪子回頭的比喻,實乃先知們及聖詠作者們對天主慈悲的各種不同申述的詮釋。正如米該亞先知所說的:天主不會堅持憤怒於永遠,反而喜愛仁慈;浪子回頭的比喻,就是這話的注釋。
 
  
天父,求祢派遣聖神引導,教我們喜愛仁慈,常慈悲開恩,就如祢是慈悲的一樣。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祢,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祢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 
			 總祈禱意向
	 | 
	 
	 
	 
       	   
願世界各國秉持公正、 
公開、誠實的原則, 
尊重選民的決定, 
選出公職人員。
 
	    
     |  
      
     
			    
	
	
	| 
		 福傳意向
	 | 
	 
	 
	 
       	   
願基督徒奉獻自己以提倡教育, 
促進正義、關懷與和平, 
特別是在大都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