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福音記載的比喻,正好道出天主愛世人之深,就像亡羊、失錢的主人一樣萬般憐惜迷途的人,甚至不惜一切,賜下自己的獨生子,為使世人悔改得救,不至喪亡。
反覆細味這兩個比喻,便發現比喻中的主人,並非以管治、經營的態度去處理亡羊或失錢的事件,否則風險太大、效益不高等一連串精密計算便會接踵而至,掩蓋人之為人的可貴價值。牧人與婦女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卑微,耶穌藉他們對失物的態度,闡釋主人絕非以擁權者自居,而是以關愛的心和睿智,鍥而不捨地去尋找失物,只為達至圓滿無缺的境界;邀請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勿以擁有者自居,勿目空一切去「管理」,但要以托管人的身分,以愛德看待天下萬物。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究竟扮演著福音裏哪一個角色呢?是自知悔改、渴望接近耶穌的稅吏與罪人,還是冷眼旁觀、充滿懷疑怨忿的法利塞人?是一頭亡羊,還是那九十九個自以為無須悔改的義人?
主耶穌,求祢開啟我們的心,去學習祢從不捨棄罪人的堅毅,並樂意幫助及接納迷路的人,並為他們回歸父家,重新體驗天父的慈愛而歡欣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