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耶穌派遣門徒向世界傳播福音的時候,祂並沒有明確指示門徒該如何處理外邦人皈依的問題。宗徒大事錄第十章,記載了天主如何引領伯多祿,讓他知道救恩不但是為給猶太人的,亦是給予外邦人的。在我們今天讀到的宗徒大事錄十一章裏,我們看到伯多祿在接受了羅馬百夫長科爾乃略及其家人皈依,加入教會之後的結果。
路加所描述的早期教會甚為理想化,然而,這個理想的確基於事實。從歷史性角度看,其他基督徒可能比伯多祿更早接納外邦人加入教會,正如路加在(宗11:19-21)提到安提約基亞教會時所說的。可是,路加特別注重伯多祿接納外邦人歸化的事,因為伯多祿是耶穌揀選的盤石;耶穌要在這盤石上建立祂的教會。此外,伯多祿因異象提示而領略到要為科爾乃略施洗,亦非常重要。是的,教會不能錯,但教會不像伯多祿,有異象指引:長久以來,教會依賴的是天主的恩寵。仰賴天主恩寵的指引,教會透過不同的,且往往是痛苦的經驗,明辨福音不斷在揭示的智慧。
主耶穌,讓我們對於救恩這禮物充滿感激之心,並由此而得力,向普世傳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