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主要先知寫出的神視,及耶穌對人的責斥,都涉及一個關鍵  ──  時間,而兩段經文對時間的不同經驗,正反映舊約時代與新約時代的差別。在先知的時代,以色列子民仍在期待著救恩的來臨,盼望著脫免眼前的苦難,所以,文字上的表達是天主預許「決不誤期」的承諾,而人的回應是「等待」。然而,在福音時代,耶穌正是這承諾沒有誤期的實現。因此,耶穌對人的責斥是:「要到幾時?」表達出人仍未能真正體會祂與人同在(厄瑪奴耳)的事實。由此看來,耶穌的說話並不是一種責斥,而是新約時代開展的另一個「決不誤期」的等待  ──  人對天主的救恩完全的信賴,也就是說,耶穌不是要責斥人,而是渴求人早日從祂身上,看到救恩的實現和完成。如果說,兩段聖經的關鍵是時間,那麼,把它們連貫起來的,便是對救恩實現的信德;這信德在舊約時代只有以「等待」來回應,但為新約時代,便需要更具體的信德行動,因為,救恩已實現了。
 
  
帶給我們救恩的主耶穌,求祢增加我們的信德,使我們時時體會祢與我們同在的恩典。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祢,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祢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 
			 總祈禱意向
	 | 
	 
	 
	 
       	   
願受刑者能得到公平對待 及應有的人性尊嚴, 
並得到悔改的恩典。
 
註解:和平之聲
	    
     |  
      
     
			    
	
	
	| 
		 福傳意向
	 | 
	 
	 
	 
       	   
願受召喚跟隨基督的青年人 
願意向天涯海角宣揚福音, 
並為福音作見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