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一二年六月 第二百四十七期

 
嘉理陵神父


願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承認復活的耶穌臨在聖體聖事內,並陪伴他們在每天的生活中。

恩祭必包含兩大元素,即聖道禮和聖祭禮。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把兩者形容為「聖言的筵席和麵餅的筵席」,我們從這兩筵席當中,吸取神恩養育。儘管形式不同,耶穌臨於宣讀的聖言,亦臨於聖體聖事,因為臨在可以有很多形式。通常我們形容耶穌在聖體聖事中的臨在為「真實的臨在」,但每種形式的臨在,某程度上,都是真實的。因此,感恩祭中的讀經不是任何一種的靈性活動,而是天主發言,因為聖經是天主聖言,是天主臨在。我們通常保留「真實的臨在」來形容耶穌在聖體聖事中的臨在,因為我們想指出,耶穌以非常特別的方式,臨於祝聖了的餅酒,這方式超越祂在聖經的臨在,就如昔日祂在加里肋亞親身臨於門徒當中一樣,只是祂的臨在,再不是以一種人形的方式:現在,祂的臨在是聖事性的,祂是生命之糧、救恩之杯。在聖體聖事當中,我們與復活的基督相遇;祂為使我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而犧牲了自己(參閱若10:10)。耶穌堅稱:若我們不吃祂的肉,不喝祂的血,在我們內,便沒有生命(參閱若6:53);耶穌在談的是永生。不過,我們可以將祂的話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去,即沒有聖體聖事滋養的普通人性生命,便缺乏了做天主子女,光榮天主聖父的圓滿幸福。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