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悲觀的朋友,常百感交集,引用今天讀經一的末句:「虛而又虛,萬事皆虛」。不過,他的引用是有選擇性的。訓道篇的作者雖然反覆推敲,仍感到人生虛幻,但說到底他仍能總結出一個積極的訊息:對天命無論是福是禍,不應追問,只應虛心由天主手中接受(訓2:24-25;7:14)。畢竟,我不知道今天的讀經一,如何能鼓勵那些悲觀的青年或老人。
顯然,耶穌的門徒同樣在聽罷耶穌在今天福音裏的說話,而百般滋味在心頭。他們惶恐,但仍跟隨耶穌。一方面,耶穌的作為,令他們驚歎;另一方面,他們深信耶穌愛他們,絕對不會令他們失望。耶穌的死,曾經令他們因恐懼而失掉信心,但很快他們就恢復過來,為主效勞,並透過主所指派的工作,找到喜樂和滿足。及後,他們甚至為主殉難。與耶穌出死入生,的確教人百感交集,百般滋味在心頭。然而,耶穌既是天父委派的最後一位啟示者,祂的宣講也遠比訓道篇,教人安心。
主!惟祢有永生的話,我們去投奔誰?我們相信,且知道祢是天主的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