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聖經把今天第一篇讀經的第二句翻譯為: 「巴爾納伯和掃祿完成了救援任務,就……從耶路撒冷回去了」。「救援任務」這個詞彙,立時令我感到很有時代感。每當一個國家或團體慘遭天災橫禍,很多組織便立即行動,施予援手,救援物資源源而來。
早期教會的組織能力當然不及現今教會,或現代的政府和國際組織。畢竟,看到當時安提約基雅教會,這麼迅速地回應了猶太基督徒的急需,派遣了巴爾納伯和掃祿到那裏,進行救援工作,甚感欣慰。
自古以來,教會一直在幫助有需要的人。不同的聖人分別召喚了不同的跟隨者,為有不同需要的人提供服務:孤兒、受欺凌的婦女、老人等等。雖然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和欣賞為社會投放的種種福利服務,但教會的使命遠遠超過社會工作;是更廣,也更深。基督徒一直相信,愛天主不可能不愛與我們同是一位天父兒女這尊貴身分的弟兄姊妹。
主,我們既然愛祢、事奉祢,但願我們也懂得彼此相愛,互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