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宗教存在許多張力,「張力」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明顯矛盾,各有其形式和時空。
在今天的讀經,耶穌的教導似乎有違其他福音的訓誨或教會的禮儀習尚。耶穌教導我們要進入內室,關上門,獨自祈禱。然而,公開祈禱是教會生活的神聖傳統,特別是我們須聚在一起,舉行感恩聖祭。再者,即使我們不吹號,去吸引別人注意,捐獻往往亦不能在暗地裏進行。不少機構為籌募經費都會舉辦「賣旗日」,捐了善款的人,襟上會有明顯標示。這真的與「為受人們稱讚而吹號」,有很大分別嗎?是的,因為兩者根本截然不同。
耶穌為了幫助我們明白祂的教導,甫開始,便清楚說明:「不要在人前行你們的仁義,為叫他們看見」。我們參與宗教活動或服務他人,意向必須常是「純正」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必須按照福音的精神,讓謙遜引導我們更深入天主的愛內,鞏固我們同天主的愛的關係。
主,請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常常懷著純潔的意向:只為愛祢,並為愛我們的近人,而在真理內、在謙遜中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