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這樣的人交與撒殫,摧毀他的肉體,為使他的靈魂在主[耶穌]的日子上可以得救」。儘管我們未能完全正確了解保祿這話,我們仍可看到基督徒懲罰罪和罪行的原則。在聖經中,「肉體」不淨指人的身體,亦包括所有對邪惡的傾向,所有自私的傾向,及七罪宗 (驕傲、慳吝、迷色、忿怒、貪饕、嫉妒、懶惰)帶來的破壞性。施予懲罰,盡可能,是為將人從這些罪惡的傾向中釋放出來,使他的身、心、靈,都可以得救。 
近年,很多人學習「九型人格」,即識別九種不同的性格類型,以改善自己的性格。同樣地,「七罪宗」也可看作是七種不同的性格類型;它們可引人犯罪、行各種不義。這些犯罪的傾向,可透過行各種善工來抵消,即行神哀矜和形哀矜具體列舉的德行,其中部分建基於耶穌有關公審判的教導(瑪25:31-36)。
  
 
  
天父,祢仁慈又公義,懇求祢教我們如祢一樣,是仁慈的,公義的。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祢,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祢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 
			 總祈禱意向
	 | 
	 
	 
	 
       	   
願在促進公共利益和建造社會的行動中, 
常以人的需要為中心。
 
 
註解:和平之聲
	    
     |  
      
     
			    
	
	
	| 
		 福傳意向
	 | 
	 
	 
	 
       	   
願藉著參與聖事及默想福音, 
基督徒能愈來愈覺察自己的福傳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