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的福音既平靜又簡潔地描寫瑪竇的被召經過。如果聯繫福音的背景,我們不難發現,他是唯一被點名為有罪人背景的宗徒,但作者似乎刻意不在他身上著墨,而突出他所代表的罪人和稅吏的群體。於是,耶穌與他們同桌共飲成了重點。祂是他們的上賓,祂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比較這前後兩個敘述的分量,福音似乎要告訴我們:瑪竇被召為宗徒,代表耶穌願意親近所有的罪人。對於這點,法利塞人很是反感。不過,從耶穌對此態度的抗辯,我們看到主在看似嚴厲語氣下,又飽含善意的提醒。祂用醫病關係提醒人們,天主的正義是治療性的,是愛的另一表達。法律所指證的罪狀,應助人尋求天主的慈悲,而非反之。因此,保祿也在今天的書信中指出:蒙召的兄弟姊妹應是「謙遜、溫和、忍耐,在愛德中彼此擔待」。讓我們銘記這一教導,因為我們都是像瑪竇那樣的罪人,且我們是在承認己罪的這一事實上,發現天主在彼此身上的召叫。當我們能如此坦然而立時,我們便能到處傳遞天主的愛。
  
 
  
主,懇求祢使我經由瑪竇的經驗,看到我也是個為祢所召叫的罪人!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祢,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祢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 
			 總祈禱意向
	 | 
	 
	 
	 
       	   
願在促進公共利益和建造社會的行動中, 
常以人的需要為中心。
 
 
註解:和平之聲
	    
     |  
      
     
			    
	
	
	| 
		 福傳意向
	 | 
	 
	 
	 
       	   
願藉著參與聖事及默想福音, 
基督徒能愈來愈覺察自己的福傳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