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幅名畫畫了個天真無邪的小孩,望著一雙在淌血而伸開的手,吃驚地問:「你雙手為何會這樣?」在若望福音,多默無須問這個問題。他知道,且一看見,便宣發了福音書中最大的信德:「我主!我天主!」聖詠117首,藉多默的宣信,達至頂峰。
多默毫不懷疑,至誠地宣認,何以還常常被指稱為「多疑的多默」?由沒有證據便不相信,然後又得到宣耶穌為主的機會,這肯定是在強調,天主的主動,及一個人因為同天主的關係而有的行動。這正是聖保祿在厄弗所書要提醒我們的。他利用一座建築物的圖象來指出,教會每個成員都同樣舉足輕重 ─ 保祿將他們比作磚頭和砂漿 ── 但基礎和耶穌這塊角石,卻必不可少。天主聖神給這座建築物吹了一口生氣。換句話說,天主向教會每位成員施恩,正如向多默一樣,把生命賜予教會。採取主動的是天主,啟發人作出行動的也是天主。
主,請幫助我們常能像多默那樣,宣認祢為「我主!我天主!」並能騰出空間,讓祢在我們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