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
|
|
二零二五年 十月
第四百零七期
|
|
願信仰不同宗教傳統的信徒能夠攜手努力,共同捍衛和促進和平、正義及人類手足情誼。
成也宗教,敗也宗教。宗教團體的成員,若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信仰,並活出其信仰的真諦,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手足情誼,共同建設和平與正義的社會,便能為人類社會的成功,做出重大貢獻。反之,若宗教被誤解或扭曲,則可引發誤解、衝突,甚或殺戮,導致宗教團體的失敗,進一步帶來社會的失敗。
宗教不僅是個人的信仰追求,對社會群體各個方面,亦產生重要影響。宗教不只為人生的終極問題提供解答,對文化、價值觀、社會制度、經濟和政治等領域,亦產生積極或消極的作用。然而,世界各大宗教之間的差異,常常被無限放大,甚至引發不同宗教團體之間的誤解與衝突。
在此背景下,如何發揮宗教的積極影響,為世界的和平與正義貢獻力量,成為天主教會自梵二大公會議以來重視的課題之一。教宗聖若望廿三世曾積極推動宗教對話;最近回歸父家的教宗方濟各也多次呼籲各宗教攜手合作,促進普世友愛。現任教宗良十四世更在就職的第二天,會見了各宗教團體的代表,包含來自不同基督教會的成員。他誠摯邀請每一個人「以人類手足情誼的精神」共同踏上「我們的共同旅途」。正如他所言,今天正是「對話與架設橋樑的時機」。
讓我們在生活中,培養開放與樂意對話的態度,尊重不同宗教的傳統,促進合作。
|
【 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