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tius
Posted - 2004/6/29 上午 08:17:23
|
|
|
揉合崇拜:歷史與當代、秩序與自由、現在與將來(四)
鄧紹光
基督教週報第2077期(13-6-2004)◎ 神學縱橫
在一個群體的崇拜裡面,強調崇拜中的自由表達是要避免落入失去了自己的局面,讓崇拜不是人云亦云,缺乏個人的主動的參與。但這種自由是有其限度的,不可能任意妄為,否則就變成混亂。即使是最自由的敬拜,也不可能沒有秩序,問題只是這個秩序提供了多少空間、自由讓會眾去表達他們的信仰經歷。完全沒有秩序的自由是混亂。即使聖靈的運動也不是沒有秩序的,祂是以耶穌基督、上帝的道所劃下的界限為其活動的領域。聖靈的工作就是讓人得自由,但這自由的基礎卻在耶穌基督那裡,是從罪的捆綁中得釋放的自由,聖靈就是要把耶穌基督所成就的,能讓我們親身體會。因此,一方面聖靈的工作離不開基督已經成就的;另一方面自由首先指的是從罪惡的捆綁中得到釋放,我們心被恩感,從而頌讚、敬拜上帝。
表達上的自由總是有其形式的,當然每個人都可以十分不同。可是當我們考慮到我們是一個群體在崇拜三一上帝,就不能不有一個一體的表達形式,否則就是各自敬拜了。但正如三一上帝雖然是一,卻有三個互相不同的位格,同樣地敬拜群體也應該在一個一體的表達形式之中,找到他們自己的空間自由地表達他們的信仰經歷。換句話說,崇拜既有群體、一體的層面,也有個別、自主的一面,兩者不能完全分割。
德國的神學家潘霍華有一次論到音樂,很可以用來說明這種情況。他說:「若是基本的低音主調清朗穩健,那麼任何東西都不能攔阻對位副調(cantus firmus, counter subject)之盡情發揮。我們必須要有個美妙明朗的主調。沒有這主調就不可能有完全的豐滿的聲音,有了它則其他的對位副調都有確定的依據,就不致於走了調或失了音,但同時保存自己一個完整的特徵。」(註:《獄中書簡》,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日)
沒有空間就沒有自由,而空間是由秩序內在的不穩定性與秩序之間的間隙所產生的。前者指的其實是含混,可供聯想,引發思維、感情的象徵符號。後者所講的是各項程序之間的留白、靜默。在崇拜中,我們不一定只是追求一種外在表達的自由,也可以享受由上述所講的秩序所產生的自由,這是一種思想、心靈藉著各種崇拜中的象徵符號與項目間的停頓、靜默而得以釋放、進入另一領域的自由。崇拜的進場原意就是把我們引進另一時空、場景,經歷另一個屬乎上帝的超越世界,不再局限在既有的世界當中。新約啟示錄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約翰被提升至天上,從上帝超越的角度來看世界,就發現現在所經歷的世界並非絕對的,邪惡勢力固然橫行,可卻不是最終的;他看到羔羊與羔羊的軍隊,即主的門徒,最終得勝,他們以犧牲生命不惜代價見證耶穌基督的方式來戰勝了欺哄人的撒但鬼魔。在崇拜中的秩序、禮儀應當帶領我們進到這一視域,當中的各種安排:言語的、象徵的、秩序的、禮儀的,都要提升我們的思想、感情、心靈,進到另一個屬乎上帝的超越的世界,以體會真正的自由。在這裡,秩序與自由並非互相衝突的;反之,秩序可以好像象徵一樣,起到帶領和指向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