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何時

一位英國的國王,有一次和親近的臣子在沙灘上散步,這位近臣以阿諛諂媚的口氣直誇國王的權力有多大,影響有多廣,頌讚之聲不絕於口。這位國王靜靜的聽了老半天,忽然轉面向大海說:「海啊!我是你的統治者,我有很大的權力,現在命令你停止前進,不准弄濕我的腳。」但是海絲毫沒有停止,仍舊一波波的襲來,並且理所當然的打濕了國王的腳及拖地的長袍。國王轉身斥責這位近臣:「你看,這波浪並不聽我的命令,可見國王的力量也和其他人一樣的脆弱,只有天主才能使一切對祂服從。」

乙年主日講道

基督君王節

常年期第三十四主日


雖然很多歐洲國家今天仍保留皇室傳統,不過,皇室人員的影響力已今非昔比。在民主社會中,事事講求自主自決,與君主統治要求的臣服效忠,基本上是背道而馳。人如果能自由地打造自己的將來,為什麼還要接受一個取決於他人的命運?君主制度最終淪為一種儀節形式,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事實。再者,近年來,英國皇室人員不斷傳出醜聞,使人不得不質疑皇室傳統繼續存留下去的價值。在君主制度逐漸淡出的今天,教會仍高舉基督君王的旗號,是否與時代有點格格不入呢?

首先,以君王稱呼基督是源於舊約近東的社會制度。當達尼爾先知透過神視指出天主終要實現自己的許諾,治理天下的子民時,他構想天主活像一位君王,「乘著天上的雲彩而來」。一如地上的君王,天主具有「統治權、尊榮和國度、各民族、各邦國及各異語人民都要事奉他;他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永存不替;他的國度永不滅亡。」(達7:13-14)聖詠的作者也高呼:「上主為王,以尊威作衣冠;上主身披德能,腰繫大權。上主的寶座由太初就已建立,從永遠就已存在。」(詠93:1-2

然而,當天主在耶穌身上來到祂子民中間時,祂發現彼此對君王的理解不一樣。舊約以來,以民所期待的君王是一位強而有力的統治者,一位能帶領以色列人復興昔日達味王朝的政治領袖。耶穌所表現的,卻是一位謙下的僕人,一隻柔弱待宰的羔羊。面對這種矛盾,耶穌在公開生活中,一方面公開宣告天國已經在祂身上實現,意即祂是君王;另一方面又極力迴避君王的稱號,免得群眾產生錯誤的期待。

無論耶穌怎樣迴避,群眾始終沒有改變對祂的期待。耶穌愈接近耶路撒冷,群眾要擁祂為王的情緒愈高漲。最後,為阻止可能出現的武裝革命,羅馬人不得不介入事件。耶穌被帶到總督比拉多面前,接受他的盤問。

「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比拉多問耶穌。(若18:33)一如過往,祂沒有直接回答,以免產生誤會。祂只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若18:36)祂的意思是祂的國與地上的國有所不同。如果地上的國建基於武力,祂的國是建基於真理。祂從不為真理而殺戮,卻因真理而被殺害。祂是君王,卻是一位苦難的君王。祂從不要求戰敗者作出賠償,卻甘願成為對方的戰利品。祂獲得勝利,不是因為對方被殺得片甲不留,而是自己賠上了性命。「甚麼是真理?」(若18:38)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人像比拉多一樣,始終無法明白耶穌所講的王權與國度。他們認為軍事力量和權力控制才是一個王位的基礎。

與此同時,歷史上也有無數的基督徒,甘心臣服於耶穌的王權下。當他們發現這位君王並不是以強權武力,而是以謙下服務去治理祂的子民時,他們實在無法拒絕這份愛的邀請。軍人出身的聖依納爵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的轉化就是深深被耶穌君王所吸引。因此,在依納爵神操中,他要求參加者默想基督是一位怎樣謙下的君王。祂既沒有任何地上君王的榮華富貴,也沒有達官貴人的奢華享受,跟隨祂的,只會是一隊以真理作裝備的謙遜軍旅。

這位昔日與依納爵相遇的基督君王,今天也邀請我們加入祂的隊伍。祂不要求我們阿諛諂媚,只需要我們甘心與祂共榮辱。這位為真理而生,亦為真理而來到世界上的君王,就是人心中渴求已久的歸宿與摯友,難怪耶穌說:「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18:37

雖然君王的圖像與現代社會愈來愈脫節,教會所慶祝的基督君王卻是一位另類君王,一位民心所向的君王。祂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但通過降生,祂的國度成為可見的血肉。根據依納爵神操的編排,默想耶穌君王,是放在默想降生事跡之前,目的是讓參加者看到人間君王無論怎樣大能,始終無法帶來真正的平安和喜樂,唯有基督君王,才能讓人心悅誠服。下星期開始,又是將臨期,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把天國帶來人間的君王。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