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
何時 大學的時候,張先生有一次參加了管理學院的研習班。台上是一位知名的管理大師洪惠先生,據說他的演講絕無空席。張先生深深被他的演講吸引,絲毫沒有沉悶的感覺。演講中,洪惠問了參加者一個問題:「假如,你立志在公元二千年要發憤圖強,請問,你還要準備幾天?」有個心算很快的學生,立刻說:「還有一百四十天!」洪惠搖搖頭,接著另一位學生說:「是一百三十九天!」洪惠當時無慟無衷,接著又有人說:「一百四十一天!」此時,張先生心中露出微笑,因為他已經知道答案了。 |
乙年主日講道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
末世是指世界的末日,歷史終結的時刻。猶太人相信「在那些日子裡,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下,天上萬像也要動搖。那時,人要看見人子帶著大威能和光榮乘雲降來。」(谷13:24-25)背著這種末世思想,門徒問耶穌:「假如我們要在末世來臨時站立得住?我們還有多少時間準備?」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非到這一切發生了,這一代決不會過去。」(谷13:30)從字面意義理解,耶穌好像說世界末日即將在門徒那一代發生。
不過,如果仔細看看上文下理,我們發現耶穌的意思,並不是世界末日還有多少時間來臨,否則,隨著一代一代的過去,祂的話不知已經落空多少次。反之,耶穌曾經清楚指出:「至於那日子,和那時刻,除了父以外,誰也不知道,連天上的天使和子也不知道。」(谷13:31)祂似乎要告訢門徒,末世一方面是指一個將要來臨的日子,但也是每天的事實。沒有一個人不在有生之年,便可嚐到末日的滋味。
只要稍加留意,我們不難發現,永遠的終結,其實是每天的生活事實。就像人類的歷史,無論怎樣漫長,終會有永遠消失的一刻;生活裡每一個機遇,無論人如何把握,都會在靜靜中溜走,不再回頭。每一次黃昏日落,無論天色如何,都是宣告一日的永不復返。每一個塵世旅程的結束,縱使怎樣平淡,都是一齣不會重演的劇目在人生舞台上謝幕。
希伯來人書的作者亦指出,因著基督一而永遠的犧牲,(希10:11-12)人類歷史沒有一刻不是永恆救恩的舞台。從生活的每一口呼吸,到每一句說話;從每一個手勢,到每一個行為,只要我們用心去意識,用愛去掌握,無不是永恆的開端。
既然生活裡每一刻的消失,就是為準備生命盡頭最後一刻的逝去;生命中每一次的分離,就是為預備死亡所帶來的永遠相隔,耶穌提醒我們不要為盤算那將要來臨的日子,反而錯失了當下目前的一刻。沒有今天的好好準備,又何來明天的站立得住?寄望一個美好的將來固然重要,不過,又有甚麼比當下的掌握更真實和更有價值?
生活在香港,節奏特別急促。日間工作,夜間進修,連假日也要拿來自我增值,似乎是港人從小開始的生活模式。隨著禮儀年的即將過去,今個主日讀經要求我們留心,忙碌並不一定等於充實,達標也不一定意味成功。令人透不過氣來的生活,很多時只會使人變得刻板,甚至失去目標和方向。不惜一切的追求目標,倒頭來往往發現失去的,比得到的來得更多。試想一下,過去一年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的發生,有那一件曾在自己的心中泛起過漣漪?同樣,過去一年遇上這麼多人,有那一個曾經在自己的感情中激起過觸動?如果腦海裡是一片模糊的話,或許我們要及早改變,不要再讓生命的奧秘輕輕溜走。當我們把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當作生命最後一刻去看待;將每天與人的相遇,都視作最後一次的見面,或許我們便會明白耶穌的說話:「我實在告訴你們;非等到這一切發生了,這一代決不會過去。」
凡是用心去意識,用愛去掌握當下每一刻的,就是真正明白末世的人。他們珍惜過往的一切,也無懼面對未知的將來,經常只為目前的一刻而感恩,因為當下掌握的,就是他日要永遠擁有的。無論歡笑或哀傷,成功或失敗,幾時全心投入和接受,就是天主的救恩。明白了這生命的奧秘,我們又何懼人生的盡頭,歷史的終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