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驛站

蔡惠民神父


人生的空墳

有一位神父去探訪一位陷入憂愁處境的太太,因她的丈夫生意失敗,以致她需要在家中編織墊子來貼補家用。當神父到她家時,看到許多墊子,它們的樣子看起來一點都不好看,只看見紊亂無序的綿線。於是神父說:「我實在看不出這墊子的圖案。」那太太說:「神父,你看到的是反面。」當神父將墊子翻過來時,看到的是一張繡有美麗圖案的墊子,就對這位太太說:「這就像你目前的處境。你看的是天主工作的反面,若你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你的難處,你將要發現天主要給你一個充滿愛、美和幸福的未來。」

丙年主日講道

耶穌復活主日


有沒有試過在移民局的櫃檯前,發現自己的回鄉証遺留在家中的抽屜?有沒有試過在機場登機前,發現自己的護照已過期無效?眼看其他人出發到目的地,自己卻被卡在櫃檯前,這是倒霉的經驗。空墳的故事,就像兩個人起程到新天新地。伯多祿去到空墳,卻發現自己忘記帶護照,被卡在空墳前。他只「看見放著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若206-7)另一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若208)「相信」就是那本出發到新天新地的護照,那位門徒起程以後,看到的不再是殮布,而是一個新的國度,新的世界。

復活就是這個新國度。當耶穌從墳墓出來的時候,衪已死的肉軀已經完全轉化。衪要告訴世人,天主為我們預備的新天新地,並不是一個死後才會進入的天堂。新天新地其實是來自今日生活的更新、救贖和轉化。因此,今日生活的種種,無論真誠或虛偽,善良或醜惡,仁慈或仇恨,公平或不義,都要在復活中得到擴充或淨化。一如復活的耶穌仍帶著昔日的傷痕,新天新地也離不開今日生活的不如意,甚至痛苦的回憶。

復活的轉化並沒有因耶穌的離去而告終,復活將要繼續,直至新天新地的圓滿來臨。復活告訴我們,生活的失敗、挫折、悲憤和沮喪都不是最後的結果。無論怎樣頑強,惡勢力只像在墓門前把守的士兵,復活的時候都昏昏欲睡去了;無論手持的武器如何精銳,仇恨都無法阻止墓門的石塊滾開。只要擁有這本信德的護照,人便可以來去自如,不會被任何一道關卡攔倒。

厄瑪烏路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兩位門徒的心情原本是失望和沮喪,他們以為耶路撒冷發生的一切就是故事的終結。怎知,復活的基督親自與他們同行,以聖經的預言幫助他們深入理解事件的意義。衪甚至留在他們家中作客,共餐擘餅。最後,兩位門徒在信德中發現眼前復活的基督。這本信德的護照讓他們重新上路,穿越昔日的傷心地耶路撒冷,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空墳再不是一份傷痛的回憶,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空墳是復活基督邀請人與衪相遇的地方。

如果此刻你感到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一團糟,事事不如意,生活漫無方向目的,甚麼也提不起興趣或幹勁,那麼,你正是復活的基督要親自同行的人。如果此刻你抱怨天主的安排,不明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惡疾,那麼,你正是復活的基督要親自解釋的人。或許你會說:「我的生活實在忙透了,那裡還有時間去祈禱!」或許你曾經失望地說:「我已經受夠了,信仰實在幫不了我,不要再跟我來這套陳腔濫調!」又或者:「我的心情壞透了,那有興趣看聖經!」在此刻,復活的基督正要向你顯示衪手上的釘孔,分擔你的憂愁。

信德的護照讓我們在每天的生活裡,特別在焦慮、痛苦、抱怨中,發現新的空間,新的可能,新的國度。復活的基督通過衪的聖神,臨在於我們的生命旅途上。每次與衪相遇,無論困難多大,擔子多重,創傷多深,希望多渺茫,衪總會帶引我們跨越。復活的基督教我們明白,人生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縱使人生的路似乎愈走愈窄,甚至以墳墓作終結,那裡只不過是出發到新天新地的關卡。

今天,除了在聖體聖事經驗復活基督的臨在外,我們更需要學習耶穌所愛的門徒,在空墳中發現復活的基督。空墳已不單是昔日埋葬耶穌的地方,也是今天人生旅途上處處幽暗的角落。或者更好說,空墳是整個隱晦不明的世界。我們現在藉相信而進入的國度,將來便會親眼看見;現在藉空墳而發現的復活基督,將來便會面對面與衪相遇。那時,幫助我們相認的,正是彼此身上的傷痕;教我們回憶的,正是今天的邂逅。面對人生的空墳,不要忘記帶你的信德護照,趕快出發吧!你自會相信、看見和發現,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沒有路是行不通的,沒有地方是遊人止步的。如果再呆立在空墳前,你只看見殮布和汗巾,把自己困在昔日的傷痛,卡在種種的無奈和哀痛中。


© Copyright Fr. Peter W M Choy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