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二主日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瞻仰耶穌聖容


耶穌在受苦難之前,在宗徒面前,顯了聖容,也有天上來的聲音肯定了祂的身份:天父鍾愛之子,人類的救主。

瞻仰耶穌聖容在教會裡正是一個熱門的題目,原因是教宗在最近的宗座書信--「新千年的開始」中,列「瞻仰耶穌聖容」為當今信徒的要務。

講起教宗的書信,這幾天我們幾位鐸兄鐸弟曾問了這個問題:為甚麼宗座的文告我們不能如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一樣,馬上有中文版本?我們要和澳門及台灣的教會研究這個問題。我在這裡也就把那文告的一些思想介紹給大家。

教宗寫那書信的主題--划到深處,是為了把禧年的新動力注入新的千年。

禧年不該是一件孤立的事,它不只帶我們記憶以往,回顧兩千年前天主聖子的降生,也該是對將來的展望:天主降生的事跡該在時間、空間中伸延下去,在世界各地紮根。

教宗說我們要珍惜聖神在這禧年內給我們的啟發。致希伯來人書說:「在這些最後的日子」,天主藉祂的聖子向我們說了話。我們生活在「這些最後的日子」裡。禧年使我們再次意識到,主的降生及祂的逾越事跡是歷史的心臟──基督昨天、今天、永生不朽。

教宗回顧禧年中許多使他興奮的事:淨化過去,求天父寬恕教會在歷史中犯的過錯;欣賞教會歷史中的聖者,尤其是殉道烈士;無數的朝聖者象徵旅途中的教會;和青年們的大團聚;和各類人士舉行的禧年活動;教宗自己的聖地朝聖;很多富裕的國家減輕了貧窮國家的債務……。

教宗說:如果有人問,這禧年給我們留下了最寶貴的贈物是甚麼?我毫不猶豫會說:是「瞻仰基督的聖容!」我們瞻仰了兩千年前的基督,也瞻仰了祂在這兩千年的歷史中,反映在教會面上的光輝。是祂使整個歷史有意義,是祂光照人生的旅途。

現代的人,正如當日的一些希臘人向斐理伯要求:「先生,我們想看看耶穌」,這正是現代人的渴望(雖有時只是無聲的要求)。如果我們要滿足他們這渴望,我們自己當然首先要好好瞻仰耶穌的聖容。今天我們怎能瞻仰耶穌的聖容呢?耶穌的時代還沒有發明攝影的技術,沒有可能留下一幀照片;聖殮布上的留影呢?當然很有幫助。我曾見過在一間聖堂的走廊裡陳列了許多世界名畫裡耶穌的面貌,那也是很有啟發性的。教宗說:我們主要是在聖經裡能瞻仰到耶穌的聖容,我們一定會同意。聖經的作者尤其是福音的作者,在聖神的光照下,以信德的眼光瞻仰了耶穌,然後忠實地把祂介紹給我們。

教宗在世界青年日派給所有青年一本有五種語言的聖馬爾谷福音。這幾天我們很感激「禧年國際影業」,藉我們教友總會的協助,派給我們每人一本中英文的聖路加福音,並有高質地的VCD供我們欣賞。

福音裡描寫的是宗徒親眼見過,親耳聽過,他們的手曾撫摸過的有血肉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們的師傅。祂死在十字架上,使他們一時迷失了,但祂復活後多次顯現了給他們,使他們從此把一生交付出來,為見證祂的復活。

四旬期是慕道者加緊準備領洗的時候,也是我們所有教友加深我們對主的認識的機會。四旬期每日彌撒的讀經特別精采,讓我們細心玩味!划到深處!


© Copyright Bishop Joseph Ze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