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四旬期第五主日 |
朝夕相隨 陳日君主教 (丙年主日講道) |
悔改、皈依,從罪惡回到天主,從奴役到獲得解放,這是我們一生要走的路。這條路已有一個名字:耶穌基督。 不是人靠自己的力量能改邪歸正,而是天主白白賜予人的救恩。 當然這白白賜予的救恩,是天主從永遠對人類的計劃。出谷紀是典型的例子;依撒意亞先知預言從充軍之地回歸祖國(讀經二)將是新的出谷紀;是同一個計劃,但每次都是新的實現。這救恩最新而決定性的完成是實現在耶穌基督身上。 聖保祿宗徒稱基督為「至寶」。比較起來,舊約的救恩為他只是影子;靠人的智慧追求救恩的學說他視作廢物。(讀經二) 今天的福音生動地介紹了這至寶,這位帶來新救恩的師傅。有人說這段福音更似出自路加的手,他特別強調耶穌對罪人、對婦女的愛護。 整件事跡的描寫,緊緊跟著達尼爾書: 同是有人要按照梅瑟的法律砸死在犯姦時捉到的女人,同是在控告者中有老人,同是有年輕的先知宣布了救恩。不同的是,在那裡達尼爾宣布了蘇撒納的清白,從誣告者的手中救出了她;這裡耶穌卻從那些自以為守法的人手中,救出了一位罪婦。 「誰敢說自己沒有罪就先向她投石吧!」「沒有人定你的罪嗎?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借用保祿的話,我們可以說:耶穌「奪得了」那婦女,祂救了她;她如浪子「死而復生」,以後做了耶穌的門徒,做了聖女。 但這一切還是要按逾越的定律,所有耶穌的門徒都要背十字架。我們的罪是最重的十字架,它每天壓在我們身上,那就是我們心內不肯死的「舊人」。甚至聖保祿雖說基督已奪得了他,他也說自己還未成功,他說要「忘盡過往,只向著前面的目標奔馳。」 我們信徒的福分就是看清楚了這目標:和基督分享光榮的永生。當然也要先參與祂的苦難和聖死,藉著克己,置我們心中的罪人於死地。四旬期已過了大半,逾越節就在眼前。讓我們加緊腳步向前奔馳! 逾越是一件極團體性的事跡,出谷的是整個以色列民族。我們在準備自己參與逾越的同時,也要關心我們的同胞。 「六四事件」使我們頓然記起我們身體裡流動的是中國人的血;回歸後我們更清楚意識到,同一個命運把我們和國內的同胞連繫在一起。當然我們還不肯死心放棄一國兩制,當我們擔心我們的制度受摧毀時,我們緊張地提出抗議。 其實每次提到「一國兩制」,我內心有強烈的矛盾,感到一種慚愧:我們強調「兩制」的時候,豈不是自私地想保存我們的制度而不關心大陸兄弟姊妹的死活?我們不是一個家、一個國、一個民族嗎?我們怎能說:讓我們在香港爭取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而那千千萬萬生活在一黨專制、一人獨裁的政權下的兄弟姊妹,我們……對不起了……幫不了忙。 當然我們不能,也沒有能力做任何行動去改變這處境,但我們不能不關心。讓我們祈求上主,早日讓我們的民族逾越到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