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反思:紓貧解困
【
宗二班 區嘉為
】
|
|
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透過不斷探索去尋找天主的旨意。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按照這個精神,就教會在現代世界的角色作全面反省,衍生新的教會觀和倫理認知。天主教教會面對急劇的社會、政治及文化轉變,把自己從靜態和自衛的意識中釋放出來,走向為世界提供服務和與善心人士交談合作的開放性教會觀。近代教會社會訓導指出:投身社會及對社會發展負責是基督徒聖召的基本幅度,而「優先關愛窮人」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信息和課題。
今年教區四旬期以「紓貧解困」為主題,呼籲教友積極回應上主的召叫:「我巳注意到他們的痛苦」(谷3:7)。天主創造了生命和生存的基本條件,衪委託人類管理世界的資源和維持生存的環境。當人們妥善行使管理的權力時,他們便成為天主的肖像。這個使命也包括建設共融和諧的關係及團體:兄弟姊妹、夫婦、家庭、工作崗位、堂區、教區和社會。幾時人聽從天主的旨意行事,便生活在平安共融中,不會互相攻擊,生命因而得到保障。
耶穌基督被天主派遣為貧窮人傳報喜訊,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耶穌的門徒繼續衪己開始了但未完成的工作,為福音作見證,建設天國,直到今天。讓我們在四旬期內回應紓貧解困的召喚,努力成為生活上有需要的人的近人,優先照顧弱小者的利益,並透過慷慨捐獻扶助窮人,紓緩社會上貧富懸殊的現象,促進正義與和平,使每個人的生活都得到保障。
| |
|
集體回憶
【
宗一班 燕語鈴聲
】
|
|
去年年底,由於政府清拆舊天星碼頭及鐘樓的工程,引發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不同人士作出不同的回應,甚或以行動去捍衛具有公眾歷史價值的文物建築。官方於不同區域舉行公開諮詢大會,與市民直接對話。同時傳媒亦紛紛評論「保存古蹟」和「文化保育」等相關議題。不少論者更以「集體回憶」來探討這場「新社會運動」的成因。
無線電視的節目「有蹟可尋」,亦於每晚播放一分鐘關於香港的文物古蹟。天主教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也被選作為這節目介紹的其中一所古蹟文物,因為座堂被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而保護工作亦曾獲得聯合國頒發的文物保護獎項。在拍攝期間,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先生同樣以「集體回憶」來描述這座建築物。
「集體回憶」為我們天主教教友來說,其實就是每天或每主日慣常參與的禮儀活動。每當我們因主的名聚集在一起,參與彌撒聖祭,在擘餅禮中,我們每次舉行這事,就是為紀念我們的主耶穌而舉行的。在禮儀中,我們憶記著基督所完成的救世大業,特別是祂的逾越,體現耶穌基督當時與宗徒們一同擘餅,紀念天父在基督身上所造的偉大工程,領會天主救恩計劃的標記。我們集體領悟著天主和祂的教會在「永恆現在」中會晤的勝地,世世代代傳承著這種讚美天主的禮儀生活。禮儀經文體現著聖三的道理,聖事中的水、油、餅、酒顯示天主救恩工程中的重要性。禮儀當中的祈禱經文,是教會按宗徒傳下來,為眾人祈禱的勸諭。教會怎樣祈禱就怎樣相信,同樣地,我們怎樣相信,就怎樣祈禱,就怎樣在生活中表達我們的信仰,活出我們在禮儀中所慶祝的奧蹟。按著教會的年曆: 將臨期、聖誕期、四旬期、復活期和常年期的生活,我們一同「集體回憶」著二千年前的歷史時空,耶穌基督的一生,由祂降生成人到受難死亡復活,向人類圓滿地流露了這奧秘,又藉著宗徒及教會的見證和宣講,將啟示的真理承傳下去。
真正的回憶不是對具體物件或建築物的追思,真正的回憶是發自內心的,能觸動思想、感受、經驗和關係。真正的回憶是啟導我們以生命去回應天主的呼召,活出與主相遇的真正意義。
| |
|
克己小貼士
【
姑娘仔
】
|
|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節約一點?克己小貼士提提你:
- 節約用電、用水、用煤氣及用手提電話:既可以珍惜寶貴資源,亦可以將節約後的金錢作捐款。
- 遠離零食及下午茶:您的一份零食或下午茶,可能已經是很多人的一頓晚飯,倒不如把金錢捐出換作有需要人士的正餐。
- 在餐桌前先細想:在落單點菜前,先想想自己能否吃完所有食物,並且有沒有減省的空間,如以清水代替汽水。
- 與家人共進晚餐:盡量多與家人在家中用膳,既可以增進感情,減少進食味精,更可以把外出用膳的金錢獻上。
- 改變購物習慣:購買東西前先考慮其需要性,當您想到世界上有很多人連日常所需都欠缺時,您可能決定省下購買CD、化妝品等非必需品的金錢去幫助更有需要的人。
- 定期清理雜物:家中或許有很多總用不著、但又棄之可惜的東西,與其佔據家中空間,不如將它捐贈有需要的人。
- 減少購買每天的報紙及刊物:可以透過上網閱報或與友人分享雜誌,以節省開支。
- DIY表心意:朋友生日或紀念日可用簡樸而真摰的方式慶祝,如親手製作禮物、賀卡,甚至親自下廚等取代高級餐廳的生日大餐。
- 齊來活出簡樸健康人生:放棄昂貴的消遣活動如卡拉OK、電影等,嘗試享受簡樸生活,多做運動如跑步、行山等。既可以節省金錢,又可以活出健康人生。
| |
|
編者的話
|
|
1) 專題講座
去年香港教區於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內成立「天主教研究中心」,目的為促進與天主教相關的學術研究及培養天主教研究的學者。這茪中葶°輕銡姥Зo展,將扮演什麼角色呢?為宗教學部的畢業同學而言,又是否會成為有志再研習神學的出路呢?
為瞭解上述問題,特別邀請蔡惠民神父介紹「天主教研究中心」的發展,並由畢業同學分享修讀中大宗教研究碩士的感想。畢業同學會現誠邀在讀同學,一同參與蔡神父的講座,歡迎大家在下課後一同參與,有關講座簡介如下:
主題:「天主教研究中心」的現在與未來
分享:蔡惠民神父、王藝蓓 (第13屆畢業同學)
日期:二零零七年三月十日
時間:下午六時卅分
地點:聖神修院
2) 畢業同學會活動
聖神修院夜神畢業同學會與塔冷通心靈書舍及信仰生活互動坊聯合舉辦講座,名為:從生活看信仰的真實性──電影《大魚奇緣》(Big Fish) 中的啟示論。講座由畢業同學丘建峰主講,內容圍繞啟示論,嘗試用電影的內容來說明啟示傳遞的某些特質,如對基本神學有興趣的同學仔,萬勿錯過﹗講座資料如下:
日期:3月23日 (週五)
時間:晚上 8:00-9:30
地點:塔冷通心靈書舍
油麻地彌敦道523號禮基大廈一樓 (油麻地地鐵站B1出口)
費用:港幣$40 (夜神畢業同學會會員免費)
報名及查詢:27822027/97867521
3) 神學年刊
第廿七期神學年刊已出版,歡迎同學往辦事處取閱。同學如欲贊助學院的出版事業,可把捐款投進籌款箱。謝謝!
<牧笛>編輯小組啟示
editor@hsscol.org.h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