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 2010年度
# 20
2010年2月20日
   孩子是這樣長大的     【 宗三 Cindy Wong 】

做人上司,相信大家也有同感,要去管理好一班同事(下屬),實是一個幾有難度的考驗。當中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工作不好,而是在某程度上,因為心態的問題,而不願善盡其職,做好本份。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很多時在辦公室裡,和他們討論一些個案時,我都會和同事解釋溝通,應怎樣做多一點考證功夫,才能發現問題所在,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跟進個案。但很多時我只會聽到他們的反應:「我仲有十年、八年就退休啦!我唔搏架啦....」對於這句話,我真的有點動氣和反感:雖則,我理解這是人的心態,除了因為作為基督徒的我不能應同外,從客觀的理據上,因為他們每月仍會出糧,而且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也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收入,加上各種附帶福利等等...竟然覺得要做好自己份工,是要「搏」才做,「不搏」的就等退休。我想起我們的特首連任時的口號:I'll get the job done! (做好呢份工!)對於我的同事,應該是I'll get the job, done! (做完呢份工就算!)

環顧今日許多人都責怪我們的青少年自我、自私,缺乏道德、公德。這是一個現象。但真的原因是否真的是他們天生下來,就這副德性嗎?以下是一些例子:

我曾見過一個母親,在麵店裡忽然搶去小兒子正在自顧自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碗麵,然後慢慢地、真的很有愛心地夾起麵條,把它吹涼了又吹,殷勤地預備把麵條送入小兒子的口中。只見那小子竟然大聲地對她說:「吹什麼呢?都不熱;我也可以自己吃的啊!」雖然我心想,小兒真夠瞧,懂得照顧自己,拒絕媽媽像湊BB那樣的餵自己食麵,但眼見那位母親卻若無其事的繼續做她喜歡的事去了!我想,今天這個兒子懂得拒絕照顧,學習照顧自己。但日子久了,恐怕他也無可避免地被寵壞,慢慢地將父母這樣的照顧當為理所當然,照單全收!

又有一次,我看見一對父母和小朋友一起買麵包,我驚訝小朋友竟然像一個老闆一樣吩咐父母不可買那些那些,只可買這些這些...到了父母不依小朋友的意思去辦時,他忽然使出殺手鐗,賴皮的坐在地上大哭大鬧起來!我猛然醒覺原來今天我們的孩子,個個成了父母的老闆,一定要招呼週到,否則「有你好受」!

最近有一位踏足社會已年多的青年找我傾訴他在工作的遭遇。有些地方,特別在信仰上,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他的上司經常發覺他所負責的工作經常出錯,因此對他表示不滿,因為上司覺得他已做了一年多,不應經常犯錯。(青年人是在一間五星級酒店工作的。)青年跟我說不開心,因為他覺得,第一,在他眼中,這些都只不過是「小錯」,例如在輸入電腦資料時,漏入了其中一些客戶要求的項目而已;第二,他的確已很小心的再三校對後,才交給上司,但不知為何,總有「小錯」,即使錯了,他也沒有辦法;第三,最大的問題,是他覺得在云云十多位同事中,亦有人跟他一樣,甚至比他錯得更厲害的問題,但上司卻沒有責備這些人,他覺得上司只針對他一個人。

於是他開始怕上班了,甚至開始發惡夢!

我想有幾個方面我們需要檢視一下:

很多時候,我們碰到一些事,我們只會問一個問題:「公平」與否,而不先自我檢討看看是否真的自己有問題。在「倫理、對錯」的判斷中,首要要求我們的的就是對自己良心問責,即是說,如果有問題發生了,我們首要處理的,是要去看一看這些是否因我們沒有盡力而犯錯的事實。

結果,青年人答了:這些都是事實。

其次,要看一看「錯誤」是怎樣發生的,這裡指的是人為的因素而言,即是說,這牽涉到個人的負責任態度。今日的青年人,如果你問十個青年,九個都會答你自己是有責任感的,但當他們真的要面對著「有報酬」的工作時,他們付出的責任感是否真正相稱呢?這就像聖經上記載,有些工人向主人埋怨為何自己做了一整天工作,和那些剛來的工人一樣,只得一個德納的工資(瑪20:1-16)作為一個基督徒,那種公道的心,便是要將自己的本份,包括工作,都要盡力做好。絕不能以得過且過的心態行事,因為這是牽涉到你對天主給你的時間,給你生命的課題──你該怎樣交你自己的功課呢?「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忠信的,在大事上也不義。」(路16:10)

再者,就算上司真的偏私某些人,也要「客觀地」在事實上著眼,因為除了天主,誰也不能改變人心,(某神父時時都有說哩!)因此,唯有在信仰上,將自己的道德操守調校好,使自己無論面對任何困難,也會因著我們「行天主的公義」而終會獲得到回報的。這是基督徒在生活中,以行動具體地實踐信仰的表達。

我不是要一口咬定今天沒有人會努力工作,管教子女得宜的。但我想說的是一般的普遍現象,就是,今天真的有很多的成年人,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會有一份基本的道德責任,而是「功利主義者」、「機會主義者」,即是算個有利可圖時,便會努力一點;相反便會斤斤計較。試想像,一個連基本價值觀也有問題的人,你想他會教出一個怎樣的孩子呢?耶穌基督在世宣講天國的時候,能夠在沒有任何勢力協助的情況下,能成功地吸引世人作祂的門徒,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祂的言行:就是祂怎樣教我們,祂也怎樣行,成為我們的榜樣,叫我們效法祂。所以,今天,在我們將珍貴的信仰傳給下一代時,讓我們先自我好好的檢討一下,好讓教會的傳承得以在我們的手中忠實地、完全地、無訛地傳遞下去!

我想起鄺修女教的人學中,提到果性原罪其中一個解釋,就是我們今天社會結構性的「罪的氛圍」,令到人會在這個環境中被影響。前人的「亞當」犯了罪,影響了今天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作為今天的「亞當」,我想我們每個人有必要好好反省:我們的思言行為是否也在製造一個果性原罪的世界給我們的後代生活呢?還是我們願意效法聖母,一生依賴上主,跟隨上主,即使在一片充滿被罪性破壞的環境中,仍能保持自己不受玷污,成為一個真正洗滌原罪的基督徒呢?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亞當,看見人犯錯,自己也可以理所當然地犯錯。你要做舊約的亞當(犯罪),還是要成為新的亞當(成全)呢?

最近,我的這位青年人朋友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我,他的上司請他為同事做了一個關於工作的presentation,他會心地明白了為什麼上司會這樣針對他了!


   我的聖經金句     【 靈修組 Alice Chung 供稿 】

【世人算什麼,你竟對他懷念不忘?人子算什麼,你竟對他眷顧周詳?】(詠 8:5)

在上「基督信仰中的人學」課時,這金句給了我很震撼的感覺。這不是我第一次接觸這聖詠章節,為何以前從沒有過這種刻骨銘心的感覺呢? 之後又上了鄺修女的「恩寵學」,就找到了答案。她用了一種美學的演繹方法,把天主那種俯就善意、白白施予、從上而下的恩寵發揮得淋漓細緻,加強了我被愛的感覺,使我已硬化的心軟化了,意識到主的大愛,令自己過強的自我及自大放下,學懂以謙卑的心回應天主的召叫,以愛還愛。整個課程就像跟天主談戀愛一樣,使我心動、觸動、情動…….

信仰能使人重新認識自己,發掘內在的真我,正視自己的不足與軟弱,努力改過遷善;亦賦予人力量去發展潛能,服務別人。今天我仍在聖經中、在教授的講課中,時常被主的愛所觸動;它使我充滿力量與勇氣,在信仰的路途上縱橫馳騁,尋找生命的終向。


閱讀昔日牧笛
© Copyright HSSCOL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