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德格 (Heidegger) 說過:「As soon as man comes to life, he is at once old enough to die.」Dasein「被拋」在生死間,知道自己必定會死的事實,卻又不能確定死期。They口口聲聲說:「人終須一死」,卻又活得像自己不死般,以日常生活去掩蓋會死的事實。令我再次接觸海德格的死亡哲學,是源起自一次參觀殮房的經驗。
死亡覺醒
有一次,醫院邀請我們參觀殮房。負責人帶我們參觀安放遺體的冷凍櫃,以及出殯的地方。這一切都在我預料之中,當時我並沒甚麼特別的感覺,只是努力記下重點,打算之後與未能出席的同事分享。
當我以為要結束的時候,負責人說:「接下來,我們去看看解剖室。」我並不知道行程包括解剖室 (應該說,我根本不知道醫院內有解剖室),於是我跟著大隊繼續參觀。第一個印象是這樣的:我看到一間很大很明亮的房間,無論裝修和儀器設備也挺新的,靠左邊放了兩張解剖檯。這兩張解剖檯,我在電視劇中看過無數次。當時我心想:很像手術檯。忽然,我覺得身體覺得很沉重,十分不舒服,我聽著負責人的介紹房間內不同的儀器,但心神卻一直停留在於那兩張解剖檯。我的心不知怎的很不踏實,我想快點離開這房間。這時候,我感覺身後好像有甚麼東西移動,我登時十分害怕,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原來只是我身後的參觀者移動了一下。
不安的感覺持續到下班之後。我找了一位朋友商量。結果我們都覺得是解剖檯的印象勾起了我以往不快的經驗。一直探索下去,我想起過往身體檢查時,躺在手術室的床上等待麻醉的情況。當時我覺得十分害怕。現在回想起來,那種害怕的心情,不單是因為害怕檢查,我害怕不知道有甚麼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會死,即使那是一個低風險的檢查也好。原來我在害怕死亡。
凝視太陽
美國的心理治療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把這種意識到自身死亡的經驗稱作覺醒經驗(awakening experience)。他在自己的著作《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 形容死亡與太陽一樣,令人無法直視。事實上,很多人對死亡的恐懼都被當在對其他事物的不安,直到他們遇上覺醒經驗。亞隆認為生命中的大事件往往會成為覺醒經驗的觸發點,它們包括:
-
親人離世引發的哀傷
-
威脅生命的疾病
-
親密關係的破裂
-
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如大壽(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
-
重大的創傷,例如強姦、搶劫……
-
孩子長大離家
-
失業或轉工
-
退休
海德格說:「If I take death into my life, acknowledge it, and face it squarely, I will free myself from the anxiety of death and the pettiness of life - and only then will I be free to become myself.」亞隆也認同海德格,他覺得只有正視自己的死亡,才能安排自己生命的優次,令生命更豐盛。
習練善終
這次的經驗令我想起我們天主教的傳統「習練善終」。簡單說,就是默想自己快要離世,在祈禱中請教天主,我們該怎樣渡過餘下的時間呢?我有沒有好像明智的童女般,時刻為迎接新郎作好準備呢?感謝天主藉這次的經驗,提醒我生命的有限。或許我也應該學習古時聖人,放一個骷髏頭骨在桌上,以死亡作警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