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接二連三發生的學生自殺事件令大家非常關注,當中2016年1月至4月的四個月內共發生18種個案,讓人扼腕嘆息及心痛。自殺念頭大多來自痛苦及絕望感,自殺行動只是他們最終的抉擇。
基本倫理神學講師吳智勳神父多次強調無論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人生的價值,就是「行善避惡 」(choose goodness, avoid evil),也要同時著重 Rightness。對這個側重學術表現,以成績定義人的價值,嘉許學術表現的現今社會,實在是當頭棒喝!不要低估高競爭氣氛給學生帶來的長期壓力及絕望感,俗語有話:「一山還有一山高」。法國哲學家伏爾泰亦說過:"the Best is the enemy of Good" (le meiux est l'ennemi du bien) 。無止境的比較正不斷蠶食人的快樂和幸福,有不少兒童情緒病或行為問題的個案就是家庭教育及溝通出現偏差和問題,只專注學業成績也是引致家庭不和諧的爆發點。
黃錦文神父在他的神學導論課,教導我們天主教神學家朗尼根 (Bernard J. Lonergan) 的神學方法及以其認知理論為基礎的方法論:「超驗法」,並一再強調多發問/問「對」問題,的重要性。本地大大小小的預防自殺講座總會提供大量研究數據,例如: Prevalance 年齡層分佈,男女比例,個案背景,各種輔導及心理療法的成效...等等。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庭方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學校方面:為爭取好表現「各師各法」!這種「大數據」模式的預防自殺教育是否合適?是否足夠?可以反映孩子的需要嗎?是時候,我們都要多發問/問「對」的問題了。
但願香港的教育氣氛能夠重回正軌,把求學問及人生的價值返回「行善避惡」之上,多嘉許及欣賞孩子的「善」,以實用的方法指導前線的兒童及青少年工作者,方向正確,路便容易走下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