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發夢都沒有想過,我可以進入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修讀神學。我這位「新鮮人」很希望在這裡分享一下天主給我的恩寵,從小到大一直引領我到這裡的經歷,以及我進入學院後所感受到靈性上的種種滋潤。
最初我打算報讀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的「宗教學學士學位課程」時,大部份人的反應就是先要問個「為什麼」。我最簡單的答案就是:我跟隨天主的引領到學院修業。那麼究竟天主是怎樣引領我的呢?其實天主由我小時侯已經看顧着我,為我作好準備。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基層家庭,爸爸孝順長輩,只紀念去世的爺爺嫲嫲,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我小學便被派到一間天主教學校,接觸到天主教的活動和彌撒,回家問爸爸可否加入天主教會,爸爸斬釘截鐵地否決了。升中學的時候,我也是被派往一間天主教中學。中學時彌撒及宗教活動反而沒有小學時那麼豐富,但是學校就一定要學生在當時的會考之中報考宗教一科,使我對耶穌基督有進一步的認識。大學注重學術,都沒有什麼特定的宗教活動。但很奇怪,我要好的朋友都是基督徒。
後來我太太發覺我已有信仰的種子,可以加以培育,所以便鼓勵我領洗了。至於真正令我下定決心修讀神學的轉捩點是在去年我的堂區四十週年主保瞻禮的彌撒上,周守仁主教提及堂區的主任司鐸年紀開始大了,教區的神父的年紀也同樣開始大了。我聽了後彷佛就覺得這是天主對我的召叫,要我幫助堂區繼續宣揚基督的福音,繼承年紀大的教友事奉堂區,使宣講福音這薪火可以繼續傳承下去。由於我領洗的日子短,我必須要進修神學的知識才能勝任。所以我開始四處搜尋相關的課程,最後在天主的引導下,走進了神哲學院的課室。
雖然課程開了學只有兩個月,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我靈性上的增長,這可能跟這裡的環境與課程安排有關。我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學院位處黃竹坑,本身已經不是一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鬧市;再加上學院在一條掘頭巷的盡頭,門外又有保安員把守,閒人免進。這樣寧靜清幽的環境讓我能夠更集中精神跟天主接觸。有時在課室內還聽到鳥兒的歌聲,真要讚頌天主創造大自然的善與美。
除了環境的因素外,課程的編排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課程安排在晚上授課,正好配合我的工作時間。對於我來說,經過一整天的辛勞後,能夠回到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上課,簡直就是一個給身心靈放鬆及補充精神能量的機會。另一個關於課程的因素,就是密集的課堂編排,能使我沈浸在天主的懷抱裡。對於我這個日間要工作的學員來說,每週星期二及星期四上晚課、星期六下午上日課確實是一個考驗。但正因如此與天主緊密接觸,我更體驗到天主要我作祂的肢體去服務其他人。現在,我覺得我就像由學院派出去,以我的恩賜服侍其他人的僕人一樣。
還有一個給我深刻感受的就是我在學院內找到有如天國臨在的感覺。我在俗世生活及工作,面對的大部份都是非教友,他們很難理解基督徒的思想行為。有時他們也會要求我做一些我不願意做的事,當我拒絕他們的時候也有點尷尬。但在學院內的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我班的同學完全抱著一個相同的目的聚在一起,就是要透過學習神學,從而認識天主。耶穌曾經說過:「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還有,我們經常唸天主經時也提到:「願祢的名受顯揚,願祢的國來臨,願袮的旨意奉行在人間,如同在天上。」試想,我們在這個充滿宗教氣氛的地方學習神學,我們奉行天主的旨意生活,天主又在我們中間,這樣還不是天國臨現的狀況嗎?
我希望我在這裡四年的時間內,能盡量吸收更多神學的知識,使我的靈性增長,好讓我一步一步的走出去宣講天國的福音。我要把我在這裡學到的神學知識作為我的奠基石,為我日後的福傳打好基礎,因為耶穌曾對伯多祿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瑪16:18)我是一顆小小的石頭,希望眾人能聚集在我跟前,聆聽天國的故事。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大樓的奠基石 |
「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