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之 交流 園地 |
|
【
信仰歷程
】 原載於《牧笛》2000年9月30日 |
TC
|
紀念兩位很惡(外貌)的神父 --- 和靈導神父(Rev Fr Orlando)及黃德祥神父(Rev Fr Francis Wong)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年青人很急著氣的跑到堅道大堂找主任司鐸,經過一輪交談後,該位年青人很失望地離開,頭也不回,但滿腦卻仍不停地盤算著.....。最後,這位年青人經過乘搭公共渡輪及巴士,終於到了深水埔的聖老楞助堂遇見到一位滿頭白髮,外表十分嚴肅的一位神父 ..... 「... 年青人,你知不知道要做一個教友是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慕道,好讓你清楚認識上主是誰,上主的道理,上主的 .....。我想你的婚禮未必能 ......」 「... 唔 ! 不過...你的出現可能是天主給你召叫的一個方法,對你也是一個「聖召」.....。如果你能承諾從此皈依天主,日後無論甚樣也不背棄天主,為天主多作服務,為天主.....。那就.... 」 經過了四個月的時間、在和神父精心泡製下,這位年青人終於在領洗後不久在一所十分莊嚴,十分有氣勢的聖德肋撒堂舉行了婚禮,和靈導神父作了那婚禮的主持、而且是有一個十分隆重莊嚴的感恩祭,因為新郎及新娘都是已經同是天主教徒啊。 上述的年青人當然就是我啦,原本的我和太太都不是位基督徒,我倆家庭中也沒有親人信奉了上主,我倆袛不過受了天主大能巧妙安排的召叫、和那心底慈祥的和神父悉心勸導。 結婚初期,我倆實實在在地做了一對「主日教友」。而當兒女先後出世後因為每次去教堂都要太多的準備工夫 - 如準備奶粉,執拾尿片...等、加上甚多不必要的籍口下,漸漸就改變成了「節日教友」。 又經過了好幾年,有日當我倆參加兒子在學校舉行的初領聖體禮儀,他嚷著要與主禮神父合照時,冷不防一位面孔頗惡的神父 - 黃德祥神父問我為何甚少在教堂裡遇見過我們,這才突然提醒我 .... 我驟然記起我作為教友的本份及與和靈導神父要我遵守的諾言 - 不要背棄天主,應為天主時刻服務,回報上主所賜的恩寵....。 從那天起,我再不是「節日教友」,也再不是「主日教友」了,我開始重回教會的懷抱。我倆一起加入堂區善會工作,教授慕道,參加堂區議會,建堂,籌款 .....,無論身在香港、國外也從未停止過迄今。 為了不想停留著作為一位祗曉得工作而不明臼真理的人、有如蟻群的工兵般,我先後參加了傳道員訓練課程,從新學習要理。我亦為希望能在退休前,更加接近上主,更加多些聆聽祂的聖言,所以我加入這個學習的團體與你們一起。 今日能與各位弟兄姊妹共聚一堂學習,一起因上主之名為祂的真理作見證,為上主的福音而傳播,這實實在在亦是上主賞贈給我們的恩典,這個褔氣亦可能給了我們一個的召喚 -「聖召」 ? 和靈導神父及黃德祥神父先後離世了,他倆在講授道理時,雖然外表上是一位不折不扣很惡的人(猶當不聽他們的訓導時),但他們的心底則是十十分分的慈祥,充滿著猶如基督對我們的愛。他倆先後帶領我認識天主,亦令我這隻曾經離了群的羊隻重回羊棧,從我的背叛中拯救了我過來。為了紀念這倆位慈祥的神父,他們的名字已被永留刻上在多倫多天主教中華殉道真福堂的紀念跪凳上,好讓他倆的精神永留在我們心中,亦能與我及各位弟兄姊妹常常的一起在教堂內恭敬我們的上主。 |
[ 完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