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交流 園地


 
【  蒙特里的耶穌   】
   原載於《牧笛》2001年2月3日
牧羊狗       



研習會剛過去,其中共欣賞了五齣出色的電影,而宗教意識最為濃厚,首推<蒙特里的耶穌>,故為文介紹,與未克出席的同學,一同分嚐佳作。

與<基督最後的誘惑>相比,<蒙特里的耶穌>的神學反省並不特別深刻;但是該齣電影在生活與信仰之間的關係的探討,卻很值得我們反省了。本文嘗試從兩方面來探討:重寫的問題和信仰的生活化。

在敘述方法上,<基督最後的誘惑>高調地重新耶穌的生平,嘗試把歷史中的耶穌重新呈現出來。它挑戰的是客觀的耶穌歷史,以至於我們一般的神學觀念;<蒙特里的耶穌>卻側重於信仰中的基督,它要問的是:究竟信仰基督的生活應當是什麼樣子?什麼態度?如何行動呢?

因此,在電影中,導演把福音中關於基督的各個片段,不著痕跡地融入主角的生活中。例如搗毀試片現場,暗喻耶穌拆毀聖殿的章節;律師游說男主角時,正正是魔鬼試探耶穌的反映(這一幕我尤其震憾的是:律師與主角在窗的兩旁對望,卻看到臨於窗下的都市繁華。那一刻,確實能帶出試探的力量!)導演刻意地用極其低調的方法來重寫耶穌的生平,其目的,正正在於要強調在我們的生活中,本來就耶穌基督一樣,要面對相同的困難與誘惑。作者的重寫,目的不在於原來的耶穌基督的生平如何,而是在於我們的生活,如何能夠重寫基督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這種重寫並不是把我們的生活提昇到不可想象、神魂超拔的層次;電影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本身,就已經有重寫耶穌生活的質素了。

然而,電影更切身的問題:我們可否效法基督呢?正如電影中的男主角,他在有意無意之間,彷彿重走基督的路,但是當中有幾多是他自願、有意識的呢?一方面,主角似乎是想如基督一樣,堅持自己的理想,隨從主的旨意;但是,這種理想是一個苦杯,不容易喝的。所以,當意外發生時,主角不是甘心情願地遇害,而是說不的。這種處境,豈不是我們生活的寫景呢?我們在追隨基督與自己的生活之間,不是時常都有很多矛盾與衝突,而我們是否完全願意跟隨基督呢?電影告訴我:我們未必能完全願意。

不過,更令我思考的是機遇/命運的問題。主角由演出一齣耶穌的戲劇而變成了跟隨耶穌,到完成基督的使命,有多少是出於自己的意志呢?如果他們上演最後一次後,沒有意外,他們是否能繼續堅持呢?正如戲中的神父曾經想在修院中上演<加里略>而不果,如果當時神父身上發生意外,會否令他也完成基督的使命呢?我覺得,這個神父和主角,正好顯示出事情的兩面:如果主角沒有意外,他終於會否變成那位神父呢?不過,當效法耶穌的一刻來臨時,面對堅持理想與保護自己兩者之間,那位神父其實也可以變成男主角一般,重新堅持自己的理想。當時,他是否曾經製造一個機會,讓自己有可能隨基督同死同生呢?電影沒有交代這些,我們只知道,終於,他變成了今天的那樣的一個神父了。

可以說,男主角在適當的時間遇上機緣;神父卻在不適當的時間遇上機緣;男主角的性格令他走向自己的命運,神父的性格令他在命運前溜走了。

對我來說,這正是信友自己要面對的最深刻的一點:我們如何面對跟隨基督的機緣呢?我們的性格可否令我們能夠面對這份機緣呢?原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已經有許許多多重現耶穌基督生命的機會,我們能否讓這些機遇出現呢?這是最要面對的一刻了。




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