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交流 園地 | |
|
【
《實踐倫理學》在今日香港的意義
】 原載於《牧笛》2001年3月3日 |
不名
|
《白禮達神父著作的觀後感》 倫理神學在宗教學部是頗佔重頭的科目。在供讀完十四個學分後,白神父的一冊《實踐倫理學》,可給我們一個綜合的思維方向。此書分二十四章,由個人道德至婚姻、社會、國際關係均有論述。 書中談論的倫理守則都是正統而衛道的,是儒者風範。在今天世界,相信沒有幾多個宗教會好像天主教那樣「擇善固執」,「堅持抱守」的。香港現在的流行文學,煽情有之,下級有之,都可在各大便利店,書店購到,嚴肅作品雖然亦有它的市場,但總不及東方,蘋果日報等文化的普及。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強點和弱點。當今香港是一個經濟掛師,功利主義旺盛的社會,父母希望子女成龍發達,政府希望庫房漲大,無謂花費消失,擴建機場,計劃科技城都是向高的心態。於是貧窮人是小數民族,說清修不易為青年人接受。 古語云「物者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倫理學是不賺錢的學問,但在注重教育的香港,倫理道德則是每一間學校必須照顧的學科,即使是沒有宗教背景的學校,也會運用中國的傳統道德理念作一定的藍圖指引。沒有了倫理道德,法律也不能生存,個先存的學問是知易行難的。論語云:〝仁者仁仁,智者利仁〞倫理道德如果不是扎根在心裡,在遇到不利環境之下就很容易倒閉。當今香港也有很多是屬於〝利仁〞者。以正義、自由、民主等等美麗口號作一些貪婪的要求。以個人的聲名利益不惜損害公益。作了一點貢獻的就想大肆圖,利遇上半點幸運就得意忘形。富裕社會是貧民的嚮往,也是道德的警鐘。 平心來說,香港社會充戚著的林林總總的「好人」,「半好人」,「平常人」,「不良份子」或「半不良份子」,是世界上眾多大都市的stereotype。歷史中的索多瑪,羅馬帝國成了塵跡。香港的未來命運又會是怎樣呢?好意不一定能為人接受,好心未必一定有好的回報,要望越天邊線,何其困難呢?在基督十字架下,我們又有那些感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