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交流 園地


 
【  出死入生   】
    原載於《牧笛》2001年11月17日
寶蓮       


教會把每年十一月二日定為追思已亡節,是為提醒教友應慎終追遠,多為已亡者獻彌撒、祈禱、行愛德等善工,也鼓勵教友往墳場掃墓,以紀念先人。

說到掃墓,大都知道香港跑馬地聖彌額爾墳場有對對聯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此對聯的意思,是由誰做主角提醒我們甚麼呢?當我送殯的時候,我會想到:「今夕君體歸故土,他朝我體也相同」這事實嗎?

死亡、死亡,似乎是大家都不願想和不願意提的事;但確是鐵一般的事實,因為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現象。又人不能確知自己何時死及如何死!

耶穌講了一個比喻,勸我們戒貪世物,勿做糊塗的人,因為若上主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路12:16-21)故我們時刻要警醒和準備。

智慧篇有記載關於死亡的意義:天主的子女,他們的靈魂掌握在天主手裡,痛苦不能夠傷害他們。在不明白之人看來,他們真是死了,是去了世,他們似乎是遭遇了大難;離開了我們,是歸于滅亡;其實,卻是滿懷永生的希望。他們受了些的痛苦之後,卻要蒙受極大的思賜。因為天主考驗了他們,發覺他們是配得起同祂在一齊作祂自己的人;祂磨煉了他們好似火爐中之黃金,歡喜悅納了他們有如全燔祭品一樣。故信賴上主的人,必明白真理;忠信於上主的人,必愛慕和親近上主,因為上主之恩澤與仁慈,必歸於祂所簡選和提拔之人。(智三:1-69)

死亡就是通往新生之路,這新生是與主共同生活,是充滿喜悅和活力的。故我們應該相信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詠27:1)我們要感謝和讚頌上主,祂也使我們更加明白痛苦和人生的意義;特別是疾病的煎熬和臨終的痛苦,都可能是上主對祂所愛的人的一種祝福,因為凡主所預的人,主也預定他們與自己的兒子的肖像相同,好使他在眾多弟兄中作長子。(羅八:29)我們要把疾病看成是天主的愛,是天主為我們所預備的楷梯,藉此抵達生命的高峰。也一如為我們享見上主之前的化妝室,為使我們更肖似基督,更堪當站立於主前,分享祂的光榮和福樂。聖雲先曾說:疾病是天主上智採用的工具,把我們這塊尚未定型的大石雕塑為耶穌的形象。

死亡是回歸父家。耶穌說過: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若十四:2)又死亡好像是我們在送機,而天主在接機。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若十四:3)死亡是信心的一躍,跳下去(雖然黑)爸爸(天父)見到您,接住您。您要鼓勇氣期望上主,您要振作精神期望祂。(詠27:14)

因為耶穌的復活,祂戰勝了罪惡與死亡。祂講過:「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若十二:23-28)死人的復活也是這樣;播種的是可朽壞的,復活起來的是不可杇壞的;播種的是可羞辱的,復活起來的是光榮的;播種的是軟弱的,復活起來的是強健的;播種的是屬生靈的身體,復活起來的是屬神的身體。(格前5:42-44)保祿宗徒還告訴我們一件奧秘的事:我們眾人不全死亡,但我們眾戈卻全要改變,感謝天主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我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奮勉力,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勤勞在主內決不會落空。(格前十五:51,57-58)

聖保祿也曾說:因為我們知道:如果我們(軟弱的肉身,好似)在世上居住的帳幕,被拆除了,我們會另有一所房舍不是由人手所造,而是天主為我們而造,它會成了我們在天上永久的寓所。所以我們(應該)常常抱著坦誠而無恐懼的心,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有多一日生活在我們有形的肉身之內,就是多一日遠離(到我)上主(為我預備的住所)。我們現在(的生活)只是憑著信德,而不憑著親眼看見。讓我再說一遍,我們的心裡是坦誠而無恐懼的(充滿著勇氣)巴不得早些脫離有形的身體,到天主的身邊。但是無論我們現在生活在肉身內也好,脫離肉身也好(即生也好,死也好),我們唯一志願,總是在於悅樂天主的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終須到基督的審判台前,顯露一切,且按著在世時藉肉身所作的一切,或善或惡,會受到應得的報答。(格後五:1,6-10)

我(保祿)實在以為現時的苦楚,與將來在我們身上要顯示的光榮,是不能較量的。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是困苦嗎?……是迫害嗎?是饑餓嗎?是赤貧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然而,靠著那愛我們的主,我們在這一切事上,大獲全勝,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八:35.37-39)反而天主是會用一切來協助那些愛他的人,獲得益處。(羅八:28)

人生一如旅程,死亡就如一位出名的教師,透過死亡,我們學習得到生的智慧:

(一) 幸福不是必然的;每當我能起床享用新的一天,實在都是上主的恩賜,讓我們向祂感恩,讚頌,並立志善用它。

(二) 我們既是「空手來,也要空手去」,就讓我們時刻學習「輕裝上路」,「妥備善終」和「積福於天」。也可將每日每刻,都看作是世上最後的一刻,使我們活得更積極,更顯愛心和更有意義的整個一生。

(三) 甘心接受死亡,就表示承認上主是造物主,及對祂完全的順服。不要忘記痛苦、死亡是可有特別的意義,若我們願意,是可以藉此參與基督的苦難和祂救贖的工程;聖保祿也說我可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哥一:24)把自己的痛苦與基督的結合起來,對天國的拓展,是可以作出最佳的貢獻。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獻出自己,成為主的麵餅,不斷地以整個生命,去參與主基督的彌撒聖祭和逾越奧跡吧!

主,我們願意相似您的生活,也願意相似您的死亡,這樣,我們必能站立在人子(您)的面前,分享您的光和勝利!就讓我們時刻警醒、準備、祈禱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