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與基督同死,我們相信也要與他同生」。保祿像在奠立一個因果關係:我們必先要與基督同死,才能相信自己復活的命運。
  
  今天的福音,有助我們多點明白甚麼叫「與基督同死」。我們對耶穌的愛要超越我們愛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兒女;耶穌這個呼召畢竟令人費解,尤其當我們的翻譯本,用了「不配」(瑪10:32)和「惱恨」(路14:26)的字眼,就更叫人費煞思量。我們實在當時常嘗試以不同的字句去表達我們認為是耶穌真正要給我們講論的意思。
  
  我們無法是個完全的基督徒,如果我們只舒適地安頓在自己安穩溫馨的家,而不向外開放,去接觸陌生的人,一籌莫展、迷途失喪的人,或是去接觸有別於自己與自己不相為謀的人。向外開放自己,無疑也是一種死於自我。一個幸福的家,固然是祝福。正因為這是個祝福,幸福的家也是理想的基地去發展向外開放,去關懷、去照顧不比自己幸福的人。這樣,原本幸福的家,會洋溢一片生機,充滿復活的喜樂。
  
  
  主,賜我們恩寵去向期望我們關懷接納、體諒援助的人,打開心扉。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您,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您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