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二似乎充滿矛盾,耶穌是「那為人所擯棄,但為天主所精選,所尊重的活石」(伯前2:4);祂是「一塊精選的,寶貴的石頭」(伯前2:6),也是「一塊絆腳石」(伯前2:8)。何以同一塊石頭,同時被擯棄,又被尊重?是寶貴的基石,又是絆腳石呢?
這說明兩點,首先是天主的看法與人的看法不同。當時的猶太人期待一位政治性的革命英雄,帶領他們奪回昔日達味王朝的輝煌成就,但耶穌是一位無權無勢的木匠,雖然祂的宣講能吸引大批追隨者,但祂卻沒有政治的野心。因此為大部分猶太人來說,耶穌不是他們所期待的默西亞。但耶穌是天主的獨生子,無可替代,非常寶貴。耶穌是天父所派遣,是人獲得救恩的基石。
面對耶穌這一塊「石頭」,人只有兩個選擇:相信祂或是拒絕祂。如果人選擇相信祂,人就找到生命的道路和真理。透過耶穌,人可以回到聖父那裏去,分享天主的榮耀。反之,當人選擇拒絕耶穌時,亦即拒絕天主臨在於自己的生命中,自我放棄生命與真理。因此人的跌倒亦是因為耶穌這「絆腳石」。
主耶穌,多謝你將救恩的道路指示給我,亦多謝你過去一直陪伴著我走這道路,求你繼續賜明智及力量給我,使我在道路上不致跌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