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
(星期 六 )
常年期第三十週
羅馬書 11:1-2,11-12,25-29
聖詠 94[93] : 12-13,14-15,17-18
路加福音 14:1,7-11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人生中很多微妙相對的現象,卻也成為反映永恆的一面鏡子。

聖經以筵席象徵盟約的締結、歡聚的慶典及彼此契合分享。主耶穌套用入席的外在方式──按尊卑入首末席的禮節,轉向天國的層面。蒙福被邀請是天主給與人的一份恩賜,唯有那些自視為低下卑微,自覺不堪不配的人,才會在永恆的國度裏列席。

保祿宗徒對上主救恩計劃的堅定信念,則指向萬民同赴天國,全人接受圓滿救贖的終局。選民過渡式的不忠,最終成為全世界的福祉。

人因著甘於小而列入大,天主也透過選民的叛逆,使救恩惠及普世人類。世事世情原來都賦有超越外在價值的深層意義──大小尊卑,上下先後,好壞苦樂,總要化為是上主的祝福。

我們透過人生每一個階段,不斷學習、成長而淨化;由爭先歸向自下,從個人抬舉漸漸地認知一己的貧乏渺小,由法利塞人那種窺伺破綻的挑剔,去「留心觀察」別人,轉而低頭反思自省,讓內在重整。在幾許折騰後,我們才懂得心悅誠服地宣認:天主並沒有擯棄任何人。



主,讓我們跟你一起,環抱生命的正與負!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您,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您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總祈禱意向
願基督徒不要因世俗
社會的攻擊而灰心,
但憑全然信賴,
作信德及望德的見證。

福傳意向
願信徒履行基本責任,
為使命工程祈禱之餘,
亦捐獻金錢。


聖言之母 為我等祈





© Copyright Shalom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