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齋戒、祈禱和施捨是傳統上善度四旬期的三個方法。透過今天的讀經,我們發現,三者是相互關聯,不可分離的。依撒意亞先知指出,天主所中意的齋戒,是人的善行,而不是形式上的禁食。禁食是為通過克制私欲,讓人學習向天主和他人開放。所以,真正的齋戒,一方面會導向祈禱 ── 向天主開放,另一方面會導向施捨 ── 向他人開放。假如齋戒沒有助人達到如此的目的,那麼,它作為一種靈修或宗教形式,便沒有意義。 
肋未被召的故事,也從反面說明了這一點。耶穌的行為,令法利塞人無法容忍,因為祂不但與他們眼中的「罪人」「同流」── 在一起,還與他們「合污」── 吃喝。耶穌雖然沒有循規蹈矩的「虔誠」形象,卻是真正向天主和他人開放的人,因為以合適的方式(如吃喝)接近「罪人」,以使之悔改,是天父給祂的使命。由此可見,靈修或信仰的形式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幫助人向天主及他人開放。甚麼樣的形式更有效,甚麼樣的形式就是較可取的。
 
  
  
主,求祢指引我們走上更向祢及他人開放的道路。
  |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祢,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祢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 
			 總祈禱意向
	 | 
	 
	 
	 
       	   
願基督徒團體, 尤其是受迫害的團體, 
感覺到與基督的親密, 
及他們的權利受到尊重。
 
註解:和平之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