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
|
|
十一月《和平》
|
祈禱與服務 劉文週譯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
願聖潔及模範的男女,
是我們大膽宣揚天國福音的夥伴。
|
俗話說:「自己沒有的,就不能給人。」
我們將邁入第廿一世紀及第三個千年,我們仍很高興地肩負起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託付給整個教會的使命── 新福傳。
這個月的祈禱意向,為每一個傳福音者標示出一個共同的方式:「大膽地宣講」。這個說法是來自新約中第一批傳福音者的啟示,「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大膽地宣講天主的真道」(宗4:31)。「大膽」這句話是由希臘話「Parresia」翻譯過來的,有的也翻譯成「無畏地」或「一往直前地」。
十一月的意向主要集中在福傳者身上:他們應當是「聖善與模範的人物」。
雖然天主可以將天國傳到世界各處,而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實際上天主並不願意這樣做。這可以由舊約與新約為證,並從教會早期的歷史可以看出,天主常願意人做祂的夥伴來推動祂救贖的工程。天主常常召叫那些適合與自由的工具與祂合作,來拯救人們的兄弟姊妹。
聖善與模範的教友
梵二一直教導所有的教友都是被召選成聖:「所有教會的人,無論其屬於聖統階層或為聖統所治理,都領到成聖的使命。」(教會憲章39號)
教友傳福音主要的是藉著祈禱,生活的見證以及以福音的精神來革新現世的秩序。讓我們來引用教友傳教法令的話:「教友應當把重整現世的秩序作為自己的責任,在福音光照及教會思想領導下,為基督的愛所推動,直接而果決的去從事。」(教友傳教法令7號)
按以上所說的,並不否定去宣講,他們也能以聖言服務,只要他們有所準備。「有些環境中,教友必須用言語來宣揚基督,闡明祂的教義,在自己的身分和才幹許可範圍內,傳播祂的教義,並忠實履行。」(教友傳教法令16號)
既然天主教的教義應慎重去宣傳,大公會議就堅持教友在宣講之前必須受到訓練,「除了神修,還須有充實的教理訓練,即神學,倫理學與哲學的訓練,並依照年齡、身分、天才的不同去從事。」(教友傳教法令29號)
天主教法典也接受教友們可以宣道。「平信徒,如在某些情況下有些需要,或對待別的情況有益,也可以在教堂或聖堂講道,但應遵守主教團和767條1項的規定。」(天主教法典766)。法典保留在彌撒中講道(從聖經中發揮信德的奧蹟,和基督徒生活的規範)是司鐸或執事的職責。
聖善和楷模的神職人員
宣講福音是那些領了聖品的任務與職責,梵二在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中教導說「司鐸們身為主教的合作者,其首要的任務就是向萬民宣講天主的福音。」(司鐸職與生活法令4號)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響應大公會議寫道「一位司鐸最重要的,就是成為一個天主聖言的服務者。」(Pastores dabo vobis, 26)
主教在祝聖新鐸的禮儀中講道提醒候選人,為使講道發生效果,必須有聖善的榜樣和生活的見證來做後盾,「使你的生活芳表成為基督信徒的典範,你要以自己的言行,去建設這大家庭── 天主的教會。」在這之前主教曾這樣訓導候選人「你要默想主的聖道,信仰你所宣講的,實踐你所教導的」。
祝聖新鐸時,包含著「考問候選人」的一段,主教問「你願意妥善而明智地履行為聖言服務的職責,向世人宣講福音,講解天主教的大公信仰嗎?」此處用「明智地」這個用語是指的在知識方面的準備,而「妥善地」卻是指的在生活方面要與宣道協調一致。
梵二強調司鐸必須是有聖德的宣道者:「司鐸的聖德能使他們最有效率地去執行他們的職務;因為天主的恩寵,固然也可以藉著不肖的人員履行救恩的工程,但以常理而論,天主更願意藉助那些服從聖神推動而行動的人,為了他們與基督的親密結合及聖善生活,來彰顯自己的奇妙化工,使他們可以與聖保祿一樣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
「因此,本屆神聖會議,為達成教會內部革新,在全球傳播福音,以及對現代世界交談等牧靈目標,竭誠懇勸所有司鐸務必使用教會所推行的適當方法,努力趨赴更大的聖德境界,成為服務全體天主子民日益有用的工具。」(司鐸職務與生活法令12)
因此,讓我們在這一個月熱切地祈禱,並聯合教宗與千萬祈禱宗會的同仁,一起求主賜那些直接宣講福音的人們,度一個聖善的生活,好使人們認為福音是可信的並去接受。
Eduardo M.Barrios, S.J.
個人和團體反省
- 我們有時說一個人:他真是一個聖人。他有甚麼善表,讓我們這樣稱呼他呢?
- 誰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聖人?我們是不是只是敬仰他們,或是他們也激發我們做一個真正的教友呢?
- 有甚麼障礙阻止我們成聖呢?
|
|
意向二
福傳意向:
|
願藉著基督徒的積極參與,
大眾傳播媒介成為福傳的工具。
|
在這全球化的時代,「大眾傳播媒體已經變的如此重要,以致對許多人來說是資訊和教育的主要工具,也是他們行為獲得指導和靈感的方法,無論是個人、家庭及社會大眾皆是如此。尤其是年輕的一代,他們是傳播媒體制約影響下長大的。」世界正面臨著一種新文化的出現,它「不僅出於所表達的任何內涵,而且由於有新的傳播方法,新的語言,新的技術和新的心理學」傳播媒體在塑造世界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它的文化和思考方式,導致亞洲社會迅速而深遠的改變。
不可避免的,教會的福傳使命也深受大眾傳播媒介的衝擊與影響。既然大眾傳播的影響力愈來愈大,甚至及於亞洲偏遠的地區,教會也能藉著它,把福音傳到每個角落。然而,「僅僅使用媒體來傳播基督信仰的訊息和教會的真實教導是不夠的。也需要把此訊息整合於現代傳播的「新文化中」。為達到此目的,教會需要尋求方法,把大眾傳播徹底整合到牧靈計劃與活動之中,妥善運用媒體,讓福音的力量更深入於個人和群體中,為亞洲文化灌入天國的價值。
主教會議教長們讚揚,「亞洲真理電台」將近三十年的廣播福傳工作,我也加以響應,這是教會在亞洲唯一遍及全洲的電台。在亞洲主教團和教區,應提供各該國家語言的節目、人員及經費的幫助,努力強化此一優良的傳教工具。除電台外,天主教的出版社和新聞機構也能協助資訊的傳播,並為亞洲提供持續的宗教教育與信仰陶成。在基督徒居少數的地方,這些工作能成為一個重要的方法,以支持並培養天主教的認同感和傳佈有關天主教道德原理的知識。
我採取主教會議教長們有關借用大眾傳播媒體傳福音的建議,傳媒是「現代的阿勒約帕哥」(古希臘聚會的廣場),希望能為人性的提升與基督真理及教會教導的散佈而服務。如果每一個教區盡其可能設立大眾傳播辦公室,將大有助益。在培育司鐸、修道士、會士、慕道者、平信徒的專業人才,教會學校的學生以及堂區團體等的過程中,應該增加媒體教育所佔的比例,包括對媒體產品的批判、評估。大眾傳播媒體既然有那樣廣泛的影響力和異常的衝擊力,天主教徒應與其他的教會、教會團體的成員,以及其他的宗教徒一起工作,以確保靈性與倫理價值能在媒體中佔一席之地。與主教會議的教長們一起,我鼓勵在國家及教區的層次,發展大眾傳播的牧靈計劃,跟隨《新世紀》牧靈指南的指示,並適當注意亞洲特有的情勢。
「教會在亞洲」
宗座勸諭48號
|
|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