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這樣的情況曾發生在厄里亞、厄里叟、其他先知,以及耶穌身上。但這是否絕對性的原則呢?耶穌曾多次在本鄉以外,在以色列境受到群眾的歡迎;雖然這受歡迎的情況並不長久,且最後難逃被拒絕的命運。為甚麼?就如今天在會堂中的人,他們為甚麼忿怒填胸,要把耶穌趕出城外呢?引發衝突的主因有二:1.人為圖己益,本能地銳意左右天主的恩寵,左右聖言的力量;如在說:「若你不在這裏行你在葛法翁所行的奇蹟,你就愧為納匝肋人了」,又如在說:「若你宣布恩慈之年而非國家解放之年,你就是國家的叛徒」。2.先知有責任捍衛天主的恩寵及聖言不受這等操控。
當我們領受洗禮時,我們已分受了基督的先知職;在領受堅振的時候,我們更確認了這先知使命。我們可如何終此一生,堅守這先知使命呢?放棄追求別人的悅納,悅納自會臨於我們身上,使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善盡本分。我們不需要追求被悅納,我們只需在捍衛天主聖言的立場上,站穩腳步,不畏縮,不妥協,並要鼓起勇氣去承受一切由此而來的後果。
主耶穌,教我寸步不讓,猶似你,自由地宣揚天父的聖言。聖神,助我敢於承受別人的棄絕。
|
本月每日奉獻禱文
|
耶穌聖心,
我靠了瑪利亞貞潔無玷的心,
將今天的祈禱、工作、 喜樂和痛苦都獻給您,
為補贖我們的罪過,
為成就您在祭台上 時時刻刻奉獻的旨意,
特別為本月內 教宗託我們代禱的意向祈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