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
|
|
一月《和平》
|
祈禱與服務
意向一
總祈禱意向:
|
願男女老幼都能意識是天主內的一家人,結束爭鬥,摒絕不義,互不歧視。
|
當我們看到生活中的現實,聽到每天傳送給我們的新聞,我們都會感到心碎。戰爭,儘管經過多少外交上的努力,仍是人類家庭中一種令人傷心的分裂。近日,一些另類的暴力,例如一些難以令人明白的國際恐佈主義,正在顯露出死亡及破壞的潛力。在這行星上的不少角落,很多人正因為他們的種族、文化或信仰而被歧視。不公義、貧窮及否定人類的建樹正是暴力及扭曲人性面孔的根源。
今日世界的現況正敦促我們去為人類的平安與和諧而努力行動。在這過程中,我們當然要意識到和平與正義、接納與團結之間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和平、正義與團結其實是生長和植根於內心,它們就是一個密切的證明來激勵我們看到身邊的人並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弟兄姊妹--------- 天國大家庭中的一位成員。
「天主受享光榮於高天,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路2:14)。這就是天使宣告救世主誕生時唱的歌曲。我們剛剛慶祝完聖誕節,我們等待和歡迎了世界之光……和平之子。站在那手無串鐵為我們犧牲的天主面前,我們應該放下一切武器。祂邀請我們去發現我們原是祂家庭中的兄弟姊妹,我們必須為他人服務;祂更希望我們重新認清男人和女人是何等的偉大,因為他們同屬一個人類大家庭,並且要讓其他人在這人性中成長。
在聖言中,我們找到天主對人類無限慈愛的表現。祂是那個視我們為祂的子女的天主;祂派遣了自己的獨生子到世界上來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為的是要讓我們明白我們是一家人,同屬一個天父的兒女。耶穌基督完整無缺地向我們展露了天父這份大愛和人類尊嚴的偉大。天主不但照自己的肖像和模樣造了我們(參創1:26),而且還使我們在祂的聖子內成為祂的子女。
聖保祿提醒我們必須感恩,因為我們從前遠離天主的人,藉著基督的血,成為親近的。「所以他來,向你們遠離的人傳佈了和平的福音,也向那親近的人傳佈了和平,因為藉著他,我們雙方在一個聖神內,纔得以進到父面前」(弗2:17-18)。
因此,我們必須祈求每一個人都會意識到大家同屬天主的家庭而最終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感覺。其實,每一件事的選擇和行為皆源於我們如何接納和愛其他人。
祈禱是我們跟天父最親密的對話,這幫助我們更能意識到彼此屬於一個天父的大家庭;與此同時,這激勵我們承諾要正視傷害人的肖像的不公義與歧視。祈禱會發揮其作用,令人可以「互相幫助以達到我們被召叫的使命:就是建立一個大家庭,好讓大家快樂地知道那個希望我們成為兄弟姊妹的天主愛我們!」(若望保祿二世於二零零一年一月十三日對民主社團發表的講話)。還有,天主委託每一個在祂的護佑下的人去建立文明的愛以改變這個世界。
天主教教育部
個人和團體反省
- 真正的和平包含甚麼?
- 我們如何在暴力中找到基督所應許的平安?
- 為減少暴力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
|
意向二
福傳意向:
|
願福傳區的教會培訓履行使徒工作的人員。
|
培育是信仰生活的基礎。沒有機會接受培育的人,很難了解信德的真理,更難於生活實踐這真理。為了這個原因,「每一個人在整個團體中都需要根據他或她在教會中的角色,被訓練、激發和授權去傳揚福音。」(主教會議,非洲特別大會,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一日)。這包括了所有主教、神父、奉獻生活機構成員、使徒生活團體、非宗教機構成員及平信徒。
傳教訓練需要有一個特別的位置。這是「由傳教士及其機構與全體年青教會成員在地方教會中的一個任務。這件事情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並不是次要的。」(若望保祿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諭)。
這培育課程會特別包含平信徒的訓練,好使他們能夠充分實踐他們以基督徒原則啟導俗世事務--------- 政治、文化、經濟及社會性的角色。這正是教友在世界中的特別任務。因此,有能力和已有動機的平信徒應該被鼓勵參與政治。(參主教會議,非洲特別大會,一九九四年五月六日)。他們能夠藉著執行職務來「推進大眾的利益及預備福音的道路。」(梵二《教友傳教法令》)。
非洲教會要傳揚福音,必先要「接受福傳培育……她需要不斷聆聽她必須相信的、她盼望的原因及愛的新誡命。她是天主溶入世界中的人民,她常常被邪神和偶像誘惑,所以,她時時需要聆聽『天主神聖工作』的宣示。」(保祿六世勸諭,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
今天在非洲,「信德的培育……常常停留在初期。這樣,其他教派可能會利用信徒的無知,乘虛而入。」(若望保祿二世,喀麥隆主教大會,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三日)。因為社會的急促進化,帶來了很多新挑戰和現象,例如:家庭遷移、城市化、失業問題、物質化生活的引誘、充斥著缺乏批判性言論傳媒所帶來的世俗化思想及思維上的動亂,一個認真加強信仰的培育是急切需要的。
若望保祿二世
「教會在非洲」
主教會議後勸諭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四日
|
|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