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因果之間的關係:有果必有因,雖然我們未必能夠完全掌握到原因。聖經成書的年代,仍未有科學研究,當時的人對事物的成因,只能作非常簡單的解釋。
以達味王統計人口的故事為例,若只循字面意去理解,天主似乎非常殘忍,因祂為了達味統計人口的原因,而懲罰以民。要真正明白此類故事,必須超越故事的細節,尋找其教誨。
客觀地說,純行政措施如人口統計,不可能是大罪。然而,當約阿布向達味呈報「能執刀的士兵」的人數時,達味似乎即時意識到調查自己手上的兵力,是因為他驕傲,未能完全依賴信靠天主。所以,他心中立感不安,遂向天主求恕。達味在行事之前,該想及後果。
當作者描述達味要在給他提出的三件事當中,選擇一件,其首要的教誨,就是天主待我們比任何人對待我們都要仁慈。
天父,求祢賜給我們審慎的智慧,教我們在說話行動之前,都能考慮到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