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雖然說要寬恕七十個七次,但祂的重點似乎不在於數字上的多少,祂所用的比喻(君王寬恕惡僕一萬塔冷通,惡僕不寬恕同伴一百德納),也都是關於一次的寬恕;事實上,寬恕與次數沒有太大的關係,每一次需要寬恕的經驗都是獨特的。
寬恕也與虧欠的數量沒有關聯,即使一萬塔冷通是一個天文數字,但被寬恕的人仍可能不會因此而憐憫那只欠一百德納的同伴。
然而,達尼爾先知和耶穌都以數字或數量去論述寬恕。一百德納是人可以清還的虧欠,追討這債項應該算是合情合理;但得罪了天主,以及一萬塔冷通的債項,卻是人難以清還的虧欠。真正的寬恕經驗取決於有關的虧欠是不是無法償還。
如果人認為靠自己能力可以償還虧欠,儘管被寬免一萬塔冷通的債項,他仍相信是自己的本事,也因而很難體諒無法償還一百德納的同伴所面對的困境。耶穌指責這樣的惡僕,不但是因為他不能寬恕別人,更因為他忘記了他所獲得的寬恕,完全是出於君王的仁慈恩賜。
全能的天主,祢仁慈地寬恕了我們的過犯,請祢幫助我們謙遜地領受祢這恩賜,從而更能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