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五月《和平》
|
(譯自耶穌會士柏德•奧蘇利文神父 Fr Patrick O’Sullivan SJ
共六個部分的 Prayer and Relationships)
第四部分
續說我們同耶穌的關係
一些基督臨在的跡象
(續上)
- 在祈禱中被某種靜止所觸動,這是我們自己不能延長或引致的。又或者,我們的祈禱像是一片「空白」,卻又對這種空白無能為力。在祈禱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體驗這個事實,正正顯示有「另一位」在工作,而我們就是在體驗他們的觸碰 — 儘管這感覺似乎是「一片空白」。
- 當我們感到與某人或某團體有聯繫;或當我們欣賞大自然的面貌,如在看美麗的日落,而感覺到一種歸屬感。這些體驗是被施予的;我們不能使它發生,因為這種聯繫感與歸屬感,來自耶穌的臨在,在祂內「萬物相連」。
第五部分 逾越奧蹟
十字架 — 對待負能量
我們多以劃十字聖號來開始和結束我們的祈禱,提醒我們,架上的耶穌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十字架既是我們的信仰核心,也就是我們的生活核心。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信仰,不能分割。
十字架無一幸免。所以,當十字架出現時,我們務必要將它認出,並把它完全接受 — 它邀請我們超越自己的安逸區,全心信靠,好更深入地體驗那位無條件地愛著我們的天主的奧秘。
十字架上的耶穌幾乎承受著各種各樣的負能量。祂被祂的朋友出賣,被譏諷,被折磨,被遺棄,最後被處決。但祂完全沒有將這些負能量傳給其他人。反之,祂將它放在心內,信靠祂的天父,於是,將全部負能量一律化作一個愛的行動 — 這個最末的行動至今仍在整個受造界回響。「你們是因祂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癒」(伯多祿前書2:24)。保祿說:「天主在基督內使世界……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祂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格林多後書5:19;哥羅森書1:20)。
簡單來說,十字架的其中一個訊息:無論負能量以任何方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來襲,謹讓我們都不要將它傳給別人,但將它放在心中,將它轉化,好讓它成為自己及別人的生命源。
數年前,上映了一部由演技精湛的澳洲演員大衛溫漢(David Wenham)領銜主演的,名為摩洛凱島(Molokai)的電影。電影講述一位比利時神父、達米盎(Fr Damien)為摩洛凱島的痲瘋病人奉獻性命的事跡。
我特別喜歡達米盎神父,這跟我加入耶穌會的聖召大有淵源。小學期間,我有幸入讀由基督兄弟(Christian Brothers)所辦,位於布里斯班額我略台(Brisbane, Gregory Terrace),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學校。在整個小學期間,修士們都堅持給我們灌輸聖人們的生平。
我還記得一位修士給我們讀出摩洛凱島達米盎神父的生平,並引述他的著名講道。那篇講道是這樣開始的:「我們痲瘋病人……」。當天晚上,當我跟媽媽說晚安時,我跟她說(當時我才九歲):「媽,我知道我長大後要做什麼了。我要從醫,服侍痲瘋病人。這樣我一定可以升天堂」(!)
媽媽報以一個溫柔的微笑,說:「好,如果你這樣想,何不像你的凱文叔父(Uncle Kevin),做神父呢?」我爸爸的弟弟、凱文•奧蘇利文(Kevin O’Sullivan),是位有名望兼深受愛戴的耶穌會士。一切就這樣開始了!
返回達米盎及那部電影:達米盎踏足摩洛凱島的一幕最戲劇性。當時已經有人警告他,不可接觸痲瘋病人。從來沒有人照顧或關懷島上的痲瘋病人,漸漸地,他們都喪失了尊嚴,終日酗酒及嫖妓。達米盎走進其中一間妓院,一個外形毀傷得可怕的病人向他送秋波,走近他,吻他的臉。達米盎看著他,伸出手來,擁抱他,把臉頰貼在他的頭上。那人淚水盈眶,整個場面立刻變了,負能量全都消失了。
轉化只能在心的層面產生。除非我們的心與耶穌相連,轉化永遠不會發生。這就是為什麼祈禱那麼重要。
苦難與罪
苦難是個大奧秘,難以用一個具說服力的方式來談論。德日進(Teilhard de Chardin)卻提供了一個很多人都視為有用的方法,去看這個奧秘。
──── 第五部分未完,待續 ────
© Copyright Shalom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