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這個比喻與前面麥子和莠子的比喻類似,說的都是天主因其仁慈給人留有悔改的時間和成長的空間。但終有一天,人生命的狀態會停止,其命運因而將不可挽回地被決定。那便是死亡的時刻 — 每個個體的「末」日,這才是個體最應該關心的日子。
至於耶穌強調末日乃決定性的時刻,是因為個體的命運無法獨立於他人和萬物的命運。人是一個關係性的存在,或者就存在於關係之中,因為人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表現和實現自我的:我們是父母的兒女、朋友的朋友、老師的學生、同事的同事;我們吃五穀而活,依大地而居。即使死後,我們曾經的作為依然會影響繼續活在世上的人和人所賴以生存的大地。所以,人的最終命運取決於他與他人和萬物的關係,這也是為何只有在末日,人才可取得其決定性的位置,即相對於他人和萬物的位置。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都被天主網羅在祂救贖的心意內了,而且祂也給了我們足夠的成長空間。
主,教我努力成長,成為得救並中悅祢的「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