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本篤院長是隱修傳統的奠基人。人會覺得隱修是一種辛苦,而隱修又的確被稱為「苦修」。外人眼中的辛苦,當然不一定是隱修士的感受。比如香港大嶼山的隱修院,取名「神樂院」;院內修士與世無爭,如福音中的描述,是與眾不同的人。耶穌教導我們要機警如蛇,純樸如同鴿子;要提防世人,但又不要思慮怎麼說,因為自會賜給我們該說的話。這些看似矛盾的訓導,實際上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在內心,找到一個如同隱修那樣清靜的環境,使自己可以覲見隱藏的天主。
神學上說每個人都應當在良心深處遇見天主,便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難於從鬧市的生活,找到如同隱修的寧靜,但仍可每天抽出一段時間,放下各種掛牽,專注祈禱。教會鼓勵教友每年參與靈修避靜,就是締造與主相遇的良機。此時,人能感受到要放下一切而生的焦慮。除非是在這種焦慮中,人不能體驗到對天主的完全依靠。
聖本篤,請為我們轉求,願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敢於體會放下與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