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告訴我們,天主決心要拯救人。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時,天主把紅海分開讓他們走過;在曠野沒有食物,祂降下瑪納和鵪鶉;沒有水飲,祂讓梅瑟擊石出水。同樣,在撒種的比喻中,撒種者不挑選對象,願意把種子 ── 天國的話(瑪13:19)── 無差別地給予所有人。
天主願意人得救,人要有相稱的決心,讓天主救贖。比喻中的土地,代表人的不同心靈狀況 ── 不是每塊土壤都能結果子。可是,土地是可以開墾的。因此,所有人都有「結出果實」的可能。只要努力開墾,縱然今天的地滿是石頭、荊棘,明天可以變成良土。
單憑己力,人很難,或更好說,是不可能做出改變。教宗方濟各在一次講道中,提出尋求天主的幫助:在告解和祈禱中,把我們的石塊和荊棘,帶到耶穌跟前……耶穌這位良善的撒種者,一定很樂意為我們完成一份額外工作 ── 淨化我們的心田,除去那些窒息祂聖言的石塊和荊棘。
主耶穌,請憐憫我心的不純潔,求祢助我努力耕耘,使心田滿結祢喜悅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