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瑟經過四十晝夜,在西乃山上與天主共敘,雖然不是面對面會晤,但之後一段時間,他仍臉皮發光。梅瑟並「未發覺」自己短暫分沾了主的光榮。可見,超性生命的茁長,是在平實自然、無意虛飾、忘我無我的境界下成就的。
以色列子民對梅瑟臉上的異象,以「害怕接近」來回應。人常局限於感官經驗,對真光的照耀,視作超出理念的現象。真光燭照了人深沉的內在畏懼怯懦,讓人認識人性的缺陷和叛逆。光的效力,可由繼後選民落實遵行上主所吩咐的一切,得到印證。
梅瑟臉上短暫的光榮,反映了上主永恆的光榮;短暫的,總會結束;永恆的,卻要長存。除非我們透過祈禱生活,讓自己存留在主的臨在中,與光源連接,像梅瑟一次又一次地回去謁見上主,我們才能在信仰生活及侍主的事工上,經得起考驗,持續發光發熱,冀望如聖保祿所說的:「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格後3:18)。
主,讓我們的生活反映祢在我們內,我們在祢內的不滅亮光,日益肖似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