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意念來自希伯來文「Shalom」(平安)一詞。正如猶太人慣常以「Shalom」彼此問候,《和平》月刊祝福大家平安並邀請大家祈禱。祈禱的基礎就是死而復活的基督。
怎樣利用《和平》祈禱?
《和平》首頁
本月份《和平》目錄
訂閱《和平》


二零二零年 十一月《和平》

9月、10月、11月號,一連三期的特稿,乃譯自前耶穌會總會長倪勝民神父(Adolfo Nicolas SJ)的隨筆,題為《從分心到專心:一個歸心的邀請》。

從分心到專心:一個歸心的邀請
(續上)

「自我」是頭號分心

......憑一己的靈感(思想或感情),獨自去幹,總是容易得多。說來奇怪,自命先知總比跟他人一起去作明辨,去謙卑地梳理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不周全見解容易得多。我們可以在團體以外做先知,直到當權者要我們閉嘴,我們便又跑回團體尋求庇護,還時而責怪團體或團體的領袖缺乏理解、勇氣、遠見和支持。這非故意作惡。這樣包含許多良好渴望,遠大夢想,要去做出改變的決心......可是,儘管如此,我們都是分心!

媒體和市場引致的分心:電子產品,互聯網......

由此而來的分心最常見,也最容易察覺。它們就擺在我們大家面前,我們很少人能夠說自己對它們完全或部分免疫。所以,它們不是最危險的。我們肯定需要這些媒體和一些電子產品。這不是問題。但是,為什麼如果我們不緊貼潮流,我們會感到好像遜色?為什麼不一樣,會令我們感到糟糕?為什麼被接納,與世浮沉,為我們如斯重要?

也許,因為我們已經不再作決定了,所以我們持續地在分心。我們容許媒體為一套新的「真理」下定義,即是說,那已經不再是真理,而是故意製造、全無批判性的輿論。正在發展的資訊新文化模式,挑戰我們正視我們的基本選擇。我們要訊息還是理解?速度還是深度?專注於基督還是網上瀏覽?我知道這些不是唯一的選項,沒有人想會是這個樣子,但是如果我們不專心,它們就會像其他的分心一樣,成了我們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宗教領域淺薄的分心:對風俗、習慣、 傳統、禮節、敬拜、立場、理論的支持或反對

耶穌會士都受過長時間的學術培育, 所以這類分心尤其影響我們。當我們的知識增長,沒有融入到祈禱、敬拜和使徒工作 當中,我們便受其影響。這些分心特別令人不安,因為是發生在教會內,在教會的信仰生活當中。我們傾向認為凡與自己的理念不符,便沒有意義;即如果我找不到「意義」,就是「無意義」。而「無意義」令我們相當難耐。然後,我們會採「不全則無/all or nothing」的典型不成熟立場,說服自己:「如果我不同意,它一定是無意義」。聖依納爵以「與聖教會思想一致」的條文,消除這種傾向。他不在乎什麼對他有意義,而是什麼對人有意義,對他同代的樸實人、對教會的樸實信徒有意義。我們有時會自誇:「我永遠不會讚賞我不喜歡的」。依納爵告訴我們要讚賞能幫助人敬拜、祈禱、感覺走近天主和教會的一切。他寫下的條文有強烈的牧民色彩和方向,藉此告訴我們,不要因自我、個人的思想觀念、喜惡、見解和神學而分心,但要顧及在天主的臨在中生活行事的人。忘掉自我,為這些人的生命站起來,表達立場。

偉大的耶穌會士集整合、投入、貫徹、 專注、毫不分心於一身

仔細看看我們的耶穌會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我們都因為我們的歷史及當中的偉人,引以自豪,也理當如此。當我從我們的分心的這個角度默觀他們的時候,打動我的,是他們都完全投入到他們的聖召和使命。他們全然奉上,始終如一地專注於自我奉獻的最終目標:天主和為天國服務。如果逐一詳述他們如何實踐這全然專注的委身,會佔很長的篇幅。讓我們只回憶一些名字,當然還可以加入許許多多的其他名字:
  • 創始人:依納爵 (Ignatius),沙勿略 (Xavier),法伯爾 (Favre) ......
  • 創作人:安切塔 (Anchieta),維埃拉 (Vieira),郎世寧 (Castiglione),波素 (Pozzo) ......
  • 先鋒:利瑪竇 (Ricci),德諾比利 (De Nobili),貝巴 (Brebeuf),德日進 (Teilhard),阿魯伯 (Arrupe) ......
  • 神秘者:依納爵 (Ignatius),沙勿略 (Xavier), 哥倫比亞 (Colombiere),德日進 (Teilhard) ......
對這些人的回憶為我來說是回歸中心的邀請,回歸到以天主為中心,回歸到自己的中心,及回歸到我們在耶穌會及教會內被召叫的中心。我們從主接過,及從我們的前輩繼承的召叫和使命,不容許有「分心」的追隨者或僕人。主繼續召叫兄弟和朋友跟隨祂的聖子,即那些願意為祂救贖全人類的夢想而徹底奉獻的人跟隨祂的聖子。任務是一如既往的艱鉅;回應亦需一如既往的全情投入、集中精神,甚至乎要比以往更聚焦,因為我們開始明白到天主的計劃一直以來都是為全宇宙,而非只是人類大家庭。天主在所有受造物的臨在,重新將我們的使命定義,這早已反映在創世紀和保祿書信,並於教宗本篤十六世最近的呼籲中重申。我們再次聽到依納爵的提醒:那些想識別自己是在服侍這樣的一位主的人,會毫無保留,畢生為此奉獻......。

這是隨函的禱文:願我們為著教會、人類和宇宙的益處,更新我們對耶穌日夜不停地在召喚我們去作出的回應。



──── 全文完 ────



© Copyright Shalom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