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民一起充軍到巴比倫的厄則克耳先知,被上主問及一句在百姓中流行包含著怨氣的俗語,並指明不能再容許這話的流行。事實上,上主要指出:這話反映以民雖然落難,仍未能反思導致此下場的因由。上至君王,下至子民,都行了相反上主所詳列的公道正義,選擇背離上主,自取喪亡。
聖詠作者祈求上主再造一顆純潔、痛悔、謙卑的赤心。相信這麼的一顆心沒有比純真的,未擁有任何社會地位或利益計算的小孩更能代表。所以,小孩子並不「小」,他們天真無邪,虛心受教,謙小誠樸,全心信賴。有這些美德,誰敢說「小」?
看!天主也大也小。天主當然偉大無限,無與倫比,卻沒以此耀武揚威,只是讓一切靜靜的,和諧的,像是自自然然,理所當然,沒有甚麼特別,美好地彼此協調的出現,一切都在無言中讚美天主。同樣,天主的「謙小」,也是無限的。看!祂自我貶抑,降生成人,再降於餅酒形內,祂一小再小再小......誰不驚歎祂對人的情義?
主,請賜我一顆依偎祢懷,猶如孩童的純真心。